國家基藥目錄調整:12種抗癌藥“入局” 22種藥物“出局”


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9-10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又有增加,新增抗腫瘤用藥12種,與此同時,22種藥物被“剔除”。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衛(wèi)健委副主任曾益新透露,調整后的2018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近期將公布,總品種由原來的520種增至685種。這一次明確了地方無權增補,且醫(yī)保帶量采購將再降藥價。未過一致性評價的基藥仿制藥將被調出目錄,告別“躺著賺錢”的日子。
 
  廣州日報訊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透露,2018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共調入藥品187種,調出22種,目錄總品種數量由原來的520種增加到685種,其中西藥417種、中成藥268種。在覆蓋主要臨床主要病種的基礎上,重點聚焦癌癥、兒童疾病、慢性病等病種,新增品種包括了抗腫瘤用藥12種、臨床急需兒童用藥22種以及世衛(wèi)組織推薦的全球首個也是國內唯一一個全口服、泛基因型、單一片劑的丙肝治療新藥。據了解,高價丙肝新藥得以中選,皆因我國臨床治療需求很高。
 
  記者留意到,調出目錄的品種達到22種。“出局”原因是什么?據介紹,調出的藥物主要是臨床已有可替代藥,或是發(fā)現不良反應較多、療效不確切以及該藥逐漸被淘汰。
 
  不同于六年前的老版本,2018年版覆蓋面更廣。“在目錄的遴選方面更加注重突出藥品的臨床價值,堅持動態(tài)調整和調入、調出并重,擬納入基本藥物目錄的可以是新審批上市,價格較高,但效果較好的藥品。”曾益新表示。
 
  地方無權增補避免預防輔助藥擠兌關鍵藥
 
  不同于以往,這次原則上不允許各地再在新版國家目錄之外增補藥品,原因是基本藥物制度已經在公立基層醫(yī)療機構實現全覆蓋,允許地方增補藥品是制度建設初期的過渡性措施。相關意見明確,各地不再增補藥品。
 
  有行業(yè)觀察人士告訴記者:“此前不排除有濫用增補權、助力當地藥企產品入選的現象,一些預防、輔助用藥分走了不少醫(yī)保資金,關鍵性治療用藥卻得不到合理使用和報銷。”
 
  據了解,未來將突出藥品臨床價值,對基藥目錄實行動態(tài)調整,調整周期原則上不超過3年,可適時啟動調入程序。在保障供應方面,將更加注重發(fā)揮政府和市場兩方面作用,同時還會強調各級醫(yī)療機構全面配備、優(yōu)先使用基本藥物。
 
  仿制藥沒過一致性評價將調出
 
  目錄內的仿制藥企業(yè)要打醒精神了,一旦沒有通過一致性評價,未來就可能告別“躺著賺錢”的日子。據了解,這次強調按程序將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品種優(yōu)先納入基本藥物目錄,逐步將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基本藥物仿制藥品種“剔除”出去。
 
  在醫(yī)保銜接方面,國家醫(yī)保局相關業(yè)務負責人黃心宇表示,醫(yī)保局目前正在完善醫(yī)保目錄的動態(tài)調整機制,其中將通盤考慮與基本藥物的銜接問題,把目錄外的治療性的基本藥物按程序優(yōu)先納入到醫(yī)保目錄。國家醫(yī)保局目前正在推進目錄外抗癌藥的準入談判,希望通過談判的方式切實降低目錄外的抗癌藥品價格并納入到醫(yī)保目錄范圍里來,一方面讓民眾用得上、用得起這種藥,另外一方面讓企業(yè)的合理利潤得到保證,同時也保證醫(yī)保基金能夠承受。
 
  相關鏈接
 
  PD-1單抗藥首次登陸中國
 
  免疫腫瘤治療藥引市場關注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蘇贊)近日,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PD-1單抗歐狄沃在全國50多個城市正式銷售。
 
  除歐狄沃外,默沙東研發(fā)的免疫治療藥PD-1單抗帕博利珠將成為第二個在中國上市的免疫腫瘤治療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歐狄沃在中國上市僅用了8個月不到,零售價遠低于其他國家或地區(qū)。此外,還有一系列免疫腫瘤治療藥物進入到審批中,多家藥企相關藥物或將陸續(xù)登場。
 
  有機構預測,部分國內藥企的PD-1單抗產品銷售收入有望實現每年100億元峰值。肺癌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委員會主任吳一龍認為,“隨著國內藥企在該領域的深度參與,合適的市場競爭將給患者帶來更多選擇,在一定程度減輕藥費負擔。”BMS方面表示:“相信在國內外藥企的共同努力下,能夠幫助中國患者解決更多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及早讓患者獲益于創(chuàng)新治療藥物。”
 
  對此也有業(yè)內人士擔心國內市場可能過熱。據了解,全球已上市的PD-1單抗藥僅5款。有機構指出,在同類藥物療效相似的情況下,市場最多只能容納3個藥物。而國內非小細胞肺癌布局產品便超過5個。“相比而言,國內研發(fā)數量是一個超乎意料的數字。”中國抗癌協(xié)會常務理事支修益告訴記者,“一窩蜂把過多資源集中到這一子領域,其實是浪費醫(yī)藥研發(fā)資源。”
 
  支修益說,“免疫腫瘤治療藥當下處于二線治療用藥居多,僅指向部分晚期癌癥患者,是癌癥治療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它仍需要更多的臨床數據積累和研究來完善,而藥企也應該更好地平衡研發(fā)資源的布置。”(記者涂端玉)

       轉自: 廣州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xù)改善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xù)改善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