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別離》到《小歡喜》,戲劇內核沒有變,仍是從教育的切口潛入當代都市的家庭親子關系命題。圖為《小歡喜》海報。
方圓和童文潔重回觀眾視野了。三年前,他們是《小別離》中為女兒是否中考后留學而糾結的父母;這些天,他們是《小歡喜》里替兒子高考操碎了心的爹媽。延續(xù)了汪俊導演、黃磊和海清主演的班底,同樣選取三個家庭作為主要敘事樣本,又一部教育題材電視劇正在東方衛(wèi)視和浙江衛(wèi)視熱播。
從《小別離》到《小歡喜》,戲劇內核沒有變,仍是從教育的切口潛入當代都市的家庭親子關系命題。變的是劇中孩子們的年齡,由一群中考生變?yōu)榱烁呖忌?。年齡升級了,人物和劇情顯見著更為濃烈了。高二成績不理想被勸“蹲班”,換房時前房客的考績如何也被視為“砝碼”,各種細節(jié)讓部分網友尤其是年輕人感慨“過分真實了”。目前,該劇播出十集,收視率占榜首,網絡評分暫時達到8.1分。
還有些觀眾對《小歡喜》的后續(xù)劇情有著更高期待和要求。在他們看來,把高考生家庭的重壓呈現出來,這是現實題材對“真”的要求。若在提純“真實”之后,還能適當地提供思考甚至紓解人們的焦慮情緒,那才是一部現實主義劇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段位”。
“同一個媽媽”藏著作品的副線命題:高考也是家長的考場
新劇中,黃磊和海清飾演的夫妻延續(xù)姊妹篇里的人物設置,父親看似“胸無大志”,實則教育孩子張馳有度;母親童文潔篤信“普通人家的孩子指望高考魚躍龍門”,給兒子方一凡報滿了整整一暑期的補習班。陶虹和沙溢在劇中是對離異夫妻,宋倩獨立把女兒英子帶大,高考臨近,前夫喬衛(wèi)東卻來孩子面前“爭寵”了。詠梅和王硯輝的角色是類似題材里少見的干部家庭,母親劉靜低調做人,父親季勝利謹小慎微,兒子季楊楊原本跟著舅舅生活,不料高三來臨前,一直忙于工作的父母“空降”到了生活中。
從劇集開播起,有個話題始終在論壇里被熱議——“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媽”。劇中的“媽媽語錄”被年輕人們調侃,“仿佛聽到了我媽的數落”。比如童文潔對方一凡恨鐵不成鋼,脫口而出“我為什么要生你”“你是我祖宗”等等的氣話,讓一些人依稀觸到了自己的少年記憶;又如她正在氣頭上接通丈夫來電,一句“你兒子”也讓人忍俊不禁,孩子表現好便是“我孩子”,相反那就是對方的孩子。
導演汪俊說,讓觀眾感知“同一個媽媽”的背后,其實藏著作品的副線命題:“作為人生一次大考,高考不僅是孩子的考場,也是家長的考場。”所以,《小歡喜》真正想探討的,依舊有著“怎樣為人父母”的思考,只是經由高考這一極致環(huán)境的催化,如今的“考場氛圍”變得更為濃郁。
站在這一角度再看三組家庭的樣本選擇,人物“身份”不重要,他們在家庭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才是審題關鍵。汪俊告訴記者:“經濟收入并非劃定三組家庭的衡量標準,不同的家庭狀態(tài)、教育理念、親情關系才是這一次選取樣本的標準。”簡單說,方一凡的家庭是“慈父嚴母”的多數模樣,他們需要求同存異的,是兩代人對于命運、前途的理解;英子父母面對的,是離婚后再見如何相處的情感難題;季楊楊一家亟需解決的,則是親情不親密的都市心靈困境,也是“雙高”父母和叛逆孩子間的磨合老大難。
真正的共鳴遠大于“生活的刺”,應是多種人物關系的共同成長
陶虹飾演的宋倩是個具有爭議性的人物。離異后,她極度要強,又是當補習班老師,又兼職做房產中介,一人兩份工,把女兒英子栽培得品學兼優(yōu)。了不起的母愛之下,種種細節(jié)卻讓人心生畏懼。她對英子有著極致的控制欲:從每天熬好的營養(yǎng)湯,到避免噪音打擾的隔音墻乃至單向操作的“監(jiān)控玻璃”等,都是打著“我都是為你好”的旗幟,壓在孩子身上的層層負累。終于,母女關系在學校的誓師大會上爆發(fā)了。宋倩完全無視女兒的航天夢,在許愿氣球寫了“清華北大取其一”,還逼孩子寫“高考必上700分”。拉扯間氣球爆炸,母女關系眼看到了劍拔弩張的臨界點。
以“生活的刺”來戳痛觀眾,是現實題材的一大利器。尤其與教育相關的家庭劇中,這一招百試不爽。前些年的《虎媽貓爸》,劇集試圖通過親友間的攀比以及目的性十足的同學會,鋪墊出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在他們心底警鈴大作,“再不行動,孩子前途就徹底耽擱了”。前不久的《帶著爸爸去留學》亦是如此,每組陪讀父子都有“難念的經”,除了代際價值觀差,父輩本身也要與中年危機正面交鋒。如今,《小歡喜》同樣借生活里的“刺”讓觀眾感同身受,那么然后呢?
劇評人宋子文有個觀點,電視劇擊中焦慮、引發(fā)共鳴只是起點,“作為文藝作品,電視劇無法提供現實的解決方案,但能否由此引發(fā)觀眾思考、紓解社會情緒,卻是可以追求的。而這,也才是一部電視劇能被冠以‘溫暖現實主義’的要義”。
在后續(xù)劇情里,《小歡喜》還將剝開幾代人的考學觀,也將最終借多種人物關系的互諒來抵達溫情的彼岸。汪俊坦言:“這是我拍攝中流淚最多的一部作品,我總為劇中場景觸景生情。希望這部劇也能在某個瞬間讓觀眾沉入思考:我們怎樣當父與子,我們怎樣做老師和學生,我們又該怎樣面對夢想與現實。”
轉自:文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