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要聞 證券 基金 保險 銀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創(chuàng)板 汽車 新三板 科技 房地產

市場大幅震蕩 對沖策略基金陸續(xù)上報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3-16





  市場大幅震蕩,權益投資收益預期下降,低風險投資需求增加,基金公司加緊上報以絕對收益為特征的對沖策略基金。

  避險需求增長

  7只對沖策略基金申報

  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今年以來已有華寶、鵬華、鵬揚等基金公司申報了7只對沖策略基金,較去年四季度明顯增加。

  北京一位對沖策略基金經理表示,以絕對收益為目標的對沖策略基金也算“固收+”的一種。目前,行業(yè)普遍預期今年權益投資的收益率要降低,加上股市回調壓力,這類產品就成為各家公募產品布局的一個重要方向。

  鵬揚基金絕對收益策略總監(jiān)邱驁表示, 申報對沖類基金公司已經籌備了半年多,結合基金經理自身的投資能力和鵬揚基金做絕對收益的品牌力,為投資者提供一個穩(wěn)健型的產品。

  “對沖策略產品是應用股指期貨對沖組合的Beta,獲取Alpha收益為主要來源。在不考慮基差的前提下,這種策略在不同市場環(huán)境下適應度都比較高?!敝朽]絕對收益基金基金經理王喆認為,無論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還是二級債基,產品表現都與股市高度正相關。 對沖策略基金能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策略;另一方面,隨著資管新規(guī)的推廣,對固定收益和回撤有需求的機構客戶對策略需求也較大,基金公司有動力上報這類產品。

  在以往的股市顯著震蕩期間,基金公司多會加大產品布局力度。去年三季度股市橫盤震蕩,當季上報的產品數量就達到16只,而在同年二、四季度股市快速上行期間,上報的數量就僅有2只和4只。

  去年平均收益8.92%

  市場規(guī)模增至573億

  從對沖策略基金市場表現看,由于堅持絕對收益理念和對沖策略,該類基金投資回報較為穩(wěn)健。

  數據顯示,截至3月12日,全市場25只(份額合并計算)對沖策略基金今年以來斬獲0.59%的正收益,跑贏了主流市場指數,也高于同期權益類基金平均-2%的收益水平。

  從一年期業(yè)績看,2020年對沖策略基金平均收益率為8.92%。中郵絕對收益策略、安信穩(wěn)健阿爾法定開、工銀瑞信絕對收益去年收益率皆超過15%。

  王喆表示,這類產品獲取絕對收益的來源比較多,包括多空對沖、固收策略等。目前,相對專業(yè)的機構客戶是這類產品的主要持有者,部分個人客戶盡管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其實也適合這類產品,但他們對策略的理解還不充分,持倉比例仍然較低。

  邱驁表示,量化對沖策略一般會買入一攬子股票,在行業(yè)、大小盤和風格上與指數配比一樣,同時用股指期貨進行對沖。不管市場上漲還是下跌,只要選出來的股票表現比指數好就能賺錢?!皣獾膶_策略一般對標的業(yè)績基準是貨幣基金收益率加上1%-2%,這類產品適合中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p>

  在穩(wěn)健收益的投資目標下,該類型基金也獲得資金的追捧。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對沖策略基金管理規(guī)模達到572.97億元,同比增長411億元,增幅達到2.5倍。其中,匯添富絕對收益策略、海富通阿爾法對沖等產品,規(guī)模分別達到210.31億元、104.12億元,躍升為百億基金。

  多位投資人士表示,在今年股市大幅波動情況下,對沖策略有望繼續(xù)受到資金青睞。不過,股市大幅波動也加大了產品管理難度,對業(yè)績不能過于樂觀。

  “如果市場維持震蕩或弱勢情形,這類產品與投資股票的其他產品相比還是有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王喆認為,從目前來看,市場風格波動的幅度和速度較快,這類產品較難延續(xù)去年的表現。從策略角度來說,市場中純Alpha越來越少,而此類產品獲取的收益很多是源于風格Beta,如果市場風格發(fā)生反轉,比如轉向低估值、低波動、高分紅等,組合風格如未能及時調整,也不會獲得好的收益。

  邱驁表示,“固收+”產品過去幾年得到了非常好的發(fā)展,對沖策略其實還是半個藍海,老百姓對理財替代的需求依然非常大,對沖策略有很大的空間。

  在邱驁看來,今年以來股票表現出同漲同跌的現象,個股之間相關性變得越來越高,增加了對沖類策略的管理難度。不過只要配置足夠均衡、判斷準確,對沖類策略應該可以應對這樣的市場環(huán)境。國內不少對沖策略基金在2018年的股市下行和之后的債券承壓階段都獲得了較為穩(wěn)定的收益。



  轉自:證券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