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微電影《陪伴》
來源:沈陽晚報微信公眾號
34載沈陽晚報,陪伴了幾代讀者度過了人生每個階段的難忘歲月。
有一個叫小宇的人,出生于1985年7月1日,與沈陽晚報同齡。
從出生到小學、中學、大學、初入職場、人近中年,他經(jīng)歷了成長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而在他人生的每一個重要階段,都有沈陽晚報與之陪伴。
講述他與沈陽晚報相伴34年故事的微電影《陪伴》,作為沈陽晚報報慶主題微電影,今日正式全網(wǎng)首發(fā)!
憑借濃濃的感情和扎心的懷舊元素,收獲了無數(shù)讀者的溫情點贊。
成長的瞬間:都與沈陽晚報溫情相伴
《陪伴》講述了主人公小宇成長的各個瞬間,而每一個瞬間,沈陽晚報都與之溫情相伴。小宇出生時的產(chǎn)房外,爺爺安慰緊張的父親,交給他一張沈陽晚報創(chuàng)刊號,讓他看看報紙,平復心情。
小宇5歲時,一家三口在家里溫馨共度,爸爸在看沈陽晚報,媽媽和小宇在玩報紙折成的紙飛機;
上了小學,片中展示了教科書外的報紙書皮,從小學到中學,都有小宇用報紙擦玻璃的鏡頭;
高考后,小宇在報紙上查到分數(shù),高興歡呼“考上了”;大學里小宇在室友的起哄聲中,羞澀地在報紙上剪下“愛”字……短短8分鐘的短片,盡現(xiàn)報紙帶給我們的無數(shù)經(jīng)典回憶。
成長的代價:回歸有報紙陪伴的初心
成長必然要付出代價。影片一開始,就展示了人近中年的小宇,為工作壓力困擾時的那份難耐。
焦慮、失眠……好在,他發(fā)現(xiàn)了爸爸交給他的一份禮物——童年時的小人書、玩具,以及已逝的爺爺為他保存的沈陽晚報創(chuàng)刊號。
影片隨著小宇的回憶,將故事拉回了童年五彩斑斕的美好記憶:“是用來認字的報紙、滿桌子的玩具,糖果,父母的嘮叨,下課的鈴聲,還有包著書皮的語文書,擦不完的玻璃……”而最終,小宇釋懷了,露出了久違的微笑。作為一部走心微電影,《陪伴》中的沈陽晚報,恰恰代表著小宇一度失去,最終成功找回的初心。
精心的設計:還原每個階段的時代感
《陪伴》故事時間跨度達到30年之久,為了還原真實感、勾起觀者的回憶,影片拍攝團隊在取景、道具等設計上,做了非常扎實的功課。
片中小宇兒時的段落,在沈陽工人村生活館取景,盡顯上世紀80年代的生活質感;在小學、中學、大學拍攝的戲份,劇組盡量選擇有一定年代感的校舍,片場也進行了精心的細節(jié)設計。
得知《陪伴》是為沈陽晚報34歲的“慶生”之作,所有的拍攝場地都十分配合,沈陽晚報發(fā)布“征集令”后,也有近百位熱心讀者打來電話,愿意提供老教科書、小人書、老式柜子、家電等物件,甚至將自家老住宅推薦給劇組拍攝,讓拍攝團隊感動不已。
專業(yè)的團隊:不計辛苦貢獻全部心力
拍攝《陪伴》時間緊、任務重,但所有參與該片的主創(chuàng)都貢獻了全部心力。沈陽市電影電視家協(xié)會駐會秘書長郭克彬,為影片推薦了王建國、果崇英、劉婉婷三位優(yōu)秀的協(xié)會演員,片中分別扮演小宇的爺爺、爸爸和媽媽。
果崇英的弟子、遼大學生方宏喆在片中扮演青年小宇;成年小宇由我省著名青年演員黃科源出演,童年小宇的扮演者張家赫則來自沈陽晚報逐浪劇社。
執(zhí)行制片紀華峁、攝影師李強都是在北京等地的大劇組參與拍攝的資深行家;導演楊斌更是為影片付出了極大的心血,他一人擔任導演、聯(lián)合編劇、配音文案撰稿等多個要職;他的公司智行傳媒更為影片設計、制作了精彩的動畫片段。
溫暖的祝福:主創(chuàng)參與本片與有榮焉
接受采訪時《陪伴》主創(chuàng)們紛紛送上祝福
導演楊斌
導演楊斌說:“能參與這部為沈陽晚報慶生的影片,我和其他劇組成員都非常開心。拍攝過程緊張有序,小伙伴們非常給力,感恩所有為這部微電影付出的伙伴們!這是一部以情動人的影片,也有很多的懷舊元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執(zhí)行制片紀華峁
執(zhí)行制片紀華峁說:“影片的懷舊部分力求真實,好在很朋友們提供了比較理想的拍攝場地和道具,這也體現(xiàn)了沈陽晚報的影響力。感謝大家!”
攝影師李強
攝影師李強表示:“盡管拍攝時存在場景與設備不足的問題,但在團隊力量的感召下,最終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感謝這次參與的機會!”
《陪伴》真的是一部走心的力作
也是沈陽晚報34年來
對于讀者們不變的承諾
正如歌中所寫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沈陽晚報 永遠和你在一起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