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房地產市場!五部門負責人發(fā)布會回應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0-20





  10月17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部長倪虹和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負責人介紹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房地產“組合拳”怎么打?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


  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部長倪虹介紹,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會同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人民銀行、金融監(jiān)管總局等部門,指導各地迅速行動,抓存量政策落實,抓增量政策出臺,打出一套“組合拳”,推動市場止跌回穩(wěn)。


  “組合拳”怎么打?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


  四個取消:充分賦予城市政府調控自主權,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調整或取消各類購房的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取消限購、取消限售、取消限價、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


  四個降低: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降了0.25個百分點;降低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統(tǒng)一一套、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到15%;降低存量貸款利率;降低“賣舊買新”換購住房的稅費負擔。


  兩個增加:一是通過貨幣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二是年底前,將“白名單”項目的信貸規(guī)模增加到4萬億。


  倪虹表示,相關政策發(fā)布以來,政策效果已經開始顯現,房地產開發(fā)投資、新建商品房銷售等主要指標降幅繼續(xù)收窄,特別是9月底以來,一手房的看房量、到訪量、簽約量明顯增加,二手房的交易量持續(xù)上升,市場出現了積極變化。


  房地產“白名單”項目貸款已審批通過2.23萬億元,預計年底將超4萬億元


  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介紹,今年年初以來建立了城市房地產融資協(xié)調機制,把合規(guī)房地產項目都納入“白名單”,推動金融機構增強對房地產“白名單”項目融資的支持力度。


  第一,要將商品住房項目貸款全部納入“白名單”,做到“應進盡進”。今后符合“白名單”標準條件的房地產項目,均應該按照“白名單”管理,做到“應進盡進”。在具體流程上采取審核與備案兩種形式。第二是進入“白名單”的項目,商業(yè)銀行要做到“應貸盡貸”。第三是優(yōu)化貸款資金的撥付方式,做到“能早盡早”。


  截至10月16日,“白名單”房地產項目已審批通過貸款達到2.23萬億元。預計到2024年底,“白名單”項目貸款審批通過金額將翻倍,超過4萬億元。


  將推動專項債用于土地儲備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政策盡快落地


  財政部部長助理宋其超介紹,關于專項債用于土地儲備,主要是支持各地結合實際情況,與存量土地的業(yè)主企業(yè)合理確定收購價格,妥善處理回收存量土地涉及的債權債務關系,合理確定專項債券項目內容和地塊范圍,及時安排債券發(fā)行和支出,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債券資金的使用效益。


  關于支持地方用好專項債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這項政策主要是由地方自主決策、自愿實施,遵循法治化原則,按照市場化運作,在確保項目融資收益平衡的基礎上,地方可安排專項債券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這一政策將與其他相關支持政策協(xié)同發(fā)力,進一步拓寬地方的資金來源渠道,既可以有效消化存量,促進供需平衡,也有利于優(yōu)化增量,多渠道籌集保障性住房。


  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抓緊明確政策的細則和要求,推動政策盡快落地。


  將通過貨幣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危舊房改造


  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選擇在前期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基礎上,再新增100萬套,并通過貨幣化的方式,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貨幣化安置可以更好地滿足群眾自主選擇房型、地點等要求,可以直接搬入新居,也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


  什么樣的項目可以獲得政策支持?有兩點:第一首先得是群眾改造意愿強烈、安全隱患比較突出的。第二,項目的兩個方案要比較成熟,一個是征收安置方案要做得扎實,能夠確保征收工作順利推進,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另一個是資金大平衡方案能夠做到項目總體平衡,避免新增地方債務風險。


  主要政策有5條:一是重點支持地級以上城市。二是開發(fā)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可以給予專項借款。三是允許地方發(fā)行政府專項債。四是給予稅費優(yōu)惠。五是商業(yè)銀行根據項目評估還可以發(fā)放商業(yè)貸款。


  到年底可以讓450萬新市民、青年人住進保障性住房,支持地方增加保障性住房面積


  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各城市政府在結合當地實際優(yōu)化完善房地產政策的同時,一定要加大保障力度,兜牢住房保障這個底線。為適應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的需要,要求和支持地方結合實際,適度增加保障性住房的面積。今年1—9月份,已經建設籌集了保障性住房148萬套(間),到年底可以讓450萬新市民、青年人住進保障性住房。


  大部分存量房貸利率將在10月25日批量調整完成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陶玲表示,對于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預計大部分存量房貸將在10月25日完成批量調整,意味著大家在10月26日就可以通過貸款銀行的指定渠道查看調整結果。部分中小銀行完成調整的時間可能會略晚,總體預計會在10月31日前全部完成。絕大部分借款人都不需要到銀行網點辦理,對于房貸為浮動利率的借款人不需要提出申請,銀行會統(tǒng)一批量調整;房貸為固定利率的借款人可通過商業(yè)銀行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渠道辦理。預計,存量房貸利率將平均下降0.5個百分點左右,總體上將能節(jié)省利息支出1500億元,惠及5000萬戶家庭、1.5億居民。


  允許銀行向企業(yè)發(fā)放貸款收購房企存量土地,央行將提供專項再貸款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陶玲在談及優(yōu)化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時表示,9月24日,央行根據前期的實踐需要,為進一步增強對銀行和收購主體的市場化激勵,對政策進行了完善,將人民銀行提供的再貸款資金比例由原來的60%提高到100%。9月29日,人民銀行已正式發(fā)布通知,商業(yè)銀行將于10月起申請再貸款,最近已經有商業(yè)銀行做了申報,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存量房收購工作將取得進一步的積極進展。


  針對支持收購房企存量土地,陶玲表示,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允許政策性銀行、商業(yè)銀行向有條件的企業(yè)發(fā)放貸款,收購房企存量土地,人民銀行提供必要的專項再貸款支持。


  暫停供應去化周期過長城市的商品住宅用地,研究設立收購存量土地專項借款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介紹,在住宅用地供應上,一手抓控新增,一手抓盤存量。對于去化周期過長的城市我們暫停供應商品住宅用地;對于去化周期較長的城市,實行“盤活多少、供應多少”。在盤存量方面,考慮優(yōu)先回購企業(yè)無力開發(fā)或者不愿繼續(xù)開發(fā)、尚未動工建設的住宅、商服用地,及時匹配專項債券等資金。還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設立收購存量土地專項借款,作為專項債券的補充,中國人民銀行提供專項再貸款支持。


  房地產增值稅調整政策正抓緊履行相關程序,會及時公告


  財政部部長助理宋其超表示,財政部正在抓緊研究明確與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相銜接的稅收政策,主要包括增值稅和土地增值稅。


  總的考慮有三個方面:


  一是統(tǒng)籌把握相關城市房地產調控的節(jié)奏和地方財政收入形勢,作出科學合理的安排;


  二是賦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權,保持政策的穩(wěn)定性和公平性;


  三是有效降低房地產企業(yè)和購房人負擔,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wěn)。


  具體政策我們正在抓緊履行相關程序,經批準后會及時向社會公告。


  中國房地產經過三年調整,市場已經開始筑底


  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有關部門出臺了財稅、金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地方政府因城施策,取消或調減了限制性措施,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可以說,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從市場反映看,很多城市、很多項目看房量、到訪量明顯上升,銷售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房地產的主要指標明顯好轉。特別是一線城市,10月份以來全線回穩(wěn)。


  倪虹表示,中國的房地產在系列政策作用下,經過三年的調整,市場已經開始筑底。我們判斷,10月份的數據,會是一個積極樂觀的結果。接下來,要同心協(xié)力,把“組合拳”打好,狠抓落實,讓這些政策的效果能夠充分顯現,讓人民群眾能夠享受政策紅利。可以說,我們對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wěn)充滿信心。


  保交房攻堅戰(zhàn)推進有力,已交付246萬套


  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部長倪虹透露,保交房攻堅戰(zhàn)各地推進有力,已經交付了246萬套,成效還是很明顯的。保交房攻堅戰(zhàn)給購房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對市場預期也帶來明顯改變。有關部門成立工作專班,一手抓“白名單”,解決好項目建設資金問題,一手抓建設交付進度,壓實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yè)、金融機構等各方責任,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一樓一策”,分類推進,早日交付。


  有“白名單”的信貸資金支持,有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有地方政府的堅決行動,有房地產企業(yè)的積極努力,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保交房攻堅戰(zhàn),完成好黨中央、國務院交給我們的任務,讓廣大購房人早日拿到房子。(整理:岳小喬 鄭曉宇)


  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