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要聞 證券 基金 保險 銀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創(chuàng)板 汽車 新三板 科技 房地產

堅決鏟除A股市場操縱毒瘤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5-17





  近日,有前私募從業(yè)人員在網絡爆料,揭露相關方以市值管理名義進行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引發(fā)市場各方高度關注,監(jiān)管部門火速啟動調查,并表達了對市場操縱違法行為零容忍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堅決態(tài)度。

  關于該網絡爆料信息的真實程度還要等監(jiān)管部門的調查結論,但上市公司或實控人假借市值管理之名,與不法資金攜手操縱市場,影響股價并從中獲取不義之財的情況在A股市場上是客觀存在的,這要引起我們高度警惕。

  A股市場早期較不規(guī)范,上市公司和各類機構熱衷于市場操縱,內幕交易和“坐莊”成風,甚至達到了“無股不莊”的地步,中小投資者也熱衷于“跟莊”炒作,共同形成了A股濃厚的投機文化。經過多年持續(xù)治理,A股的規(guī)范化程度顯著提高,價值投資理念開始被廣泛接受,市場面貌煥然一新。但由于早期投機文化的慣性影響,“莊家”在A股市場仍未絕跡,市場操縱的生態(tài)鏈條仍部分存在,它仍是一些機構和個人的生財之道,不時有一些“妖股”招搖過市,甚至是瘋狂表演。近年來,還出現了以市值管理之名行操縱市場之實的現象。

  在一個完整市場操縱生態(tài)鏈上,有不務正業(yè)的上市公司或實控人,有拉抬或打壓股價的非法資金,有違背信托責任的接盤俠,有刻意釋放的虛假信息,還有最終受傷害的中小投資者。市場操縱的危害不言而喻,它破壞了“三公”原則,一旦操縱股價獲利形成風氣,人們就不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價值發(fā)現上,而是熱衷于搞內幕交易、講故事甚至造假上,于是資源配置就會被扭曲,市場功能就難以充分發(fā)揮,這些都違背了設立資本市場的初心和使命。

  一個健康的市場不允許市場操縱者暢行無阻。操縱市場是違法行為甚至觸犯刑法,近年來監(jiān)管部門依法偵辦查處了很多操縱市場的案件,一些不法者受到了懲罰,但操縱市場的形式多樣,有些非常隱蔽,有的持續(xù)時間很長,客觀上增加了查處的難度,特別是一些人以市值管理之名行市場操縱之實,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市值管理與操縱市場的界限是清晰的。前者以提高公司內在價值為本,通過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強與投資者的信息交流,改善投資者關系來促進市值增長;后者則舍本取末,與非法資金配合,以內幕信息或虛假信息拉抬股價,最終“收割”弱勢投資者。市場要增強對這兩種不同性質行為的識別能力,不能讓一些動機不純的人將市值管理作為操縱市場的外衣和護身符。

  此次事件提醒我們,A股市場上仍有一股不可忽視的暗黑力量,要借此次亂象暴露之機,以零容忍的雷霆手段蕩滌市場上的污泥濁水。我們還應多從日常的市場異動中發(fā)現線索,及時依法予以打擊,堅決鏟除A股市場操縱毒瘤,徹底消除A股市場殘存的“坐莊”惡習。我們相信,隨著監(jiān)管部門持續(xù)推進依法治市、從嚴治市,違法者在A股市場將越來越沒有立足之地,市場生態(tài)將越來越清朗健康。



  轉自:證券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