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潮:比特幣取代黃金依然任重道遠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4-22





  2009年1月3日第一枚比特幣誕生,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fā)布的開源軟件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絡。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tǒng)。


  比特幣依據特定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絡中眾多節(jié)點構成的分布式數據庫來確認并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并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huán)節(jié)安全性,基于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制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正是基于安全、便捷及匿名等幾大特點,比特幣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青睞,正成為一種投資標的而備受熱捧。


  2021年1月8日,比特幣價格突破40000美元大關,作為避險資產的潛質明顯展露。


  黃金自古以來都為人民所喜愛,我國有“盛世古董,亂世黃金”這一說法,可見黃金作為個人保值資產歷史悠久。受礦產資源存量、開采成本、國際政治形式等各種因素影響,黃金一直具有對抗通脹、資產避險等多種功能。古代世界各地的人都視黃金為通用的貴重貨幣,持有的黃金能在各個不同的地區(qū)兌換成當地貨幣,早期的美元錨定的就是黃金。黃金的價值相對而言穩(wěn)定恒久,從來不受折舊等因素影響,其光輝和價值是永久的。


  同樣的作為避險資產,由于黃金屬于世界各國都承認的硬通貨,所以黃金交易市場屬于全球性的市場,黃金的交易公開透明,到目前為止,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任何個人或者機構有足夠的財力左右全球黃金市場,因此黃金的市場價格一直保持在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能夠真實的反映市場的供需水平。比特幣不具備這一特性,從本質上來說,比特幣沒有特定的發(fā)行機構,沒有發(fā)行機構的信用背書,在本質上是不具備貨幣功能的。目前之所以受到投資者的熱捧,關鍵還在于輿論的導向。事實上,比特幣更像一種金融期貨產品,它的價值在于人們對它的期望而不是實質。從2020年至今,比特幣如過山車般的漲跌可見一斑——2020年3月12日,比特幣跌至5731美元,到2021年1月8日突破40000美元關口。在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種物品能在短時間內實現如此的價值波動,目前這種狀況我的理解是:比特幣的屬性和功能與持有者的需求間存在一種效用、效益的關系。但這種關系不具備廣泛性,只能在特定的范圍或人群里實現。


  因此,即使比特幣近期市場行情走勢高漲,但它取代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黃金作為第一避險資產的地位,在未來數十年內不可能被超遠。2021年,我預期黃金價格在2000美元/盎司上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