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就當了一回“韭菜”


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   作者:于國鵬    時間:2021-08-26





  這兩天,有個叫“小蝌蚪不想找媽媽了”的短視頻突然登上了微博熱搜。這個熱搜到底因何而熱,有點兒讓人莫名其妙。因為從留言評論來看,好多人竟然沒看懂。不過,不管你到底有沒有看懂,從收割流量來說,這個話題贏得絕對漂亮。所以,這不妨當作一個典型案例來觀察和分析,“韭菜”是怎樣被成功收割的。

  這個短短29秒的視頻,發(fā)布者還加了個標題“每一下都在我的意料之外”,大約是在暗示大家閱讀后的感受。果然,不少人看著這古怪的情節(jié),感嘆“真的每一步都是我沒想到的”。有的認為不過是一個游戲的廣告,也有的認為是推銷珍珠奶茶,還有人直接要求課代表出來解釋一下。而且無論看懂看不懂,情緒走向兩個極端,有的表示“笑死了”,有的則認為被“惡心到了”,引起不適。而對發(fā)布者而言,大概“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發(fā)布不到半天工夫,觀看量超過了700萬,點贊8萬多。就連下邊設置的投票“你見過真蝌蚪嗎”,很快就有3萬多人參加。僅從數(shù)據(jù)來看,相當成功,相當完美。

  那“韭菜”是如何被套路的呢?其實一點兒也不復雜,主要是看話題設置和“洗腦”的水平。話題設置得好,能讓人明知是火坑還會奮不顧身地往里跳。

  想收割流量,首先得找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題材。比如,四大名著的改編,天然就帶巨量的熱度。類似這樣的做法雖有點兒像“碰瓷”,但整體評估,成功率極高,具體操作起來沒那么復雜,甚至連“洗腦”的步驟都可以直接省略。如此以來,“小蝌蚪找媽媽”被選中也就順理成章了,因為這個題材知曉度超高,幾乎人人熟悉。《小蝌蚪找媽媽》一文至今仍然是小學教材的重點學習篇目,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于1960年還制作出品過一部同名優(yōu)秀的水墨動畫電影,不夸張地說,很多人是聽著這個故事,或者看著這個故事的動畫片長大的,這里面沉淀著許多美好的童年記憶。

  如此一個普及程度和影響力極高的題材和話題,吸引流量自然輕而易舉。用某些營銷號的話來說,一眼看去“遍地都是韭菜”。再使用一點兒話術,比如用“小蝌蚪不想找媽媽了”這樣的敘述,還設置出一些懸念的感覺。即使你不那么感興趣,可能不過是懷著“掃一眼又如何”的心情,但只要你來,人家的初步目的就已經(jīng)成功實現(xiàn)了。

  其次,話題能制造出撕裂或者對立,有拉有踩,或粉或撕,熱度才能迅速膨脹起來。其實這也正是某些“飯圈”很日常的操作手法。一個話題,分隔出立場對立的幾個群體,讓他們互相爭執(zhí),互相敵視,互相謾罵,斗得越激烈越好,撕裂得越徹底越好,不同群體間唇槍舌劍,血雨腥風,還不斷有增援者拍馬趕來加入混戰(zhàn),這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洶涌澎湃而來的,或是待收割的流量,或是正在被收割的“韭菜”。這種場景,早就讓始作俑者笑得合不攏嘴。

  “小蝌蚪不想找媽媽了”通過故事的落差,很輕松就制造出一種對立的氛圍。其實,里面除了有一群小蝌蚪、一只青蛙媽媽,還有一句“你是我們的媽媽嗎”的問話,其他元素與《小蝌蚪找媽媽》都毫無關聯(lián)。更讓人“毀三觀”的是,在這個小視頻里,最后兇巴巴的青蛙媽媽隨手遞出一杯奶茶,眼看著奶茶是拿杯子順手從池塘里舀起來的,那么,杯子里的那些黑點就有些深意了,到底是珍珠呢,還是小蝌蚪呢?難怪有些人說沒看懂,感到“惡心”,至少一段時間內(nèi)不愿意再喝珍珠奶茶了。與“小蝌蚪找媽媽”相比,二者之間,美與丑、善與惡、溫情與粗暴,還有價值觀的差異,對比鮮明。等大家明白過來,很快也就涼涼了。

  熱度不是不可以蹭。說起來,這樣的做法早已有之。比較有代表性的,如汪倫成功蹭到李白的熱度就是其一。李白一首《贈汪倫》,讓汪倫名聲大噪,名垂千古。尤其詩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更是表達出道不盡的深情厚誼。實際上,兩人此前并沒太多的交情。汪倫只不過對李白慕名已久,冒昧修書一封相邀,歡迎李白前來賞桃花飲美酒。李白收信后還真去了。兩人盤桓數(shù)日,賓主盡歡。于是,李白提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名詩。汪倫蹭熱度可謂巧妙,還成了后世津津樂道的美談佳話。

  話說回來,這些案例也應該給我們以足夠的警醒。抓流量無可厚非,但不能不擇手段,不計后果。那些名人名篇,如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想辦法蹭點兒流量,也是一條可以理解的捷徑,但一定要取之有道。否則,反其道而行之,肆意踐踏真善美,消解價值嘲弄理想,以嘩眾取寵的方式去“導流”,一則不能長久,二則很可能引來反噬,不可不慎。

  對于普通人來說這也是一個提醒,遇到這種情況,有“吃瓜”的心態(tài)足矣,千萬不要輕易下場,以免被人家“割了一茬又一茬”。


  轉自:大眾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