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還需要“張藝謀”們嗎


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0-29





  張藝謀的新電影《影》因濃濃水墨風格頗受關注,他此前的《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我的父親母親》等電影也因不斷追求不同的形式感令人印象深刻。張藝謀在電影形式上探索得如何?他所拍攝的商業(yè)片在個人與資本之間平衡得如何?中國電影還需要“張藝謀”們嗎?10月25日,深圳編劇、資深影評人孫海帆在做客尚影周沙龍之前,接受了記者采訪逐一分析。


  尚影周沙龍由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yè)發(fā)展專項基金支持,深圳市電影發(fā)行放映有限公司下屬深影鳳凰國際影城、嘉之華中心影城主辦。


  曾為中國電影打開思路


  張藝謀的每一部電影都會引起觀眾對電影形式感的注意。從第一部擔任攝影師的《一個和八個》到第一次執(zhí)導電影《紅高粱》,再到新作《影》,無一不體現著對不同形式的探索。談到這種現象,孫海帆說,以前的電影不太注重形式,如果說中國電影與世界電影有何差別,那就是藝術形式上差別,國外電影大師往往都是形式大師,不斷創(chuàng)新形式。


  孫海帆說,張藝謀是第五代導演,更加注重電影形式,這對中國電影有貢獻,“《我的父親母親》學習法國電影用黑白和彩色來表達過去和現實的對比;《紅高粱》致敬日本黑白電影《鬼婆》;《秋菊打官司》是半紀實手法;《影》則是國畫風格。他讓每一部電影在形式上都有所突破,讓中國電影打開思路。他基本一兩年就出一部電影,說明是一個挺高產和積極的導演。中國電影需要‘張藝謀’們。”談到與其他導演的對比,孫海帆說,姜文作品的形式感也挺強;陳凱歌風格偏向思想哲理;馮小剛則是臺詞強。


  近年商業(yè)片稍顯內斂


  張藝謀近年來也拍攝了不少商業(yè)片,那么,在個人想法與資本之間的關系,他處理得如何?孫海帆說,上世紀80年代的思想界很活躍,也造就了活躍的電影藝術,“張藝謀喜歡改編文學作品,《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等,無論是從創(chuàng)作自由和文藝作品質量來看,都達到了本人內心與作品的統一。后來與資本合作則顯得有點無奈,《英雄》《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釵》等,有些是從商業(yè)角度出發(fā),看看中國電影票房潛力有多大,所以后面這些電影的形式感內斂了一些。雖然形式收斂,但個人風格還是很明確,能夠在與資本的糾結中保持自身風格。他是攝影師出身,對畫面質量要求很高。張藝謀對電影本體的理解比一般電影導演要強,他能展現生活中人們體察不到的東西,比如《英雄》里劍的特寫。”


  這次電影《影》一改往日商業(yè)片套路,拋棄了華麗絢爛的色調。張藝謀大膽采用黑白映畫,用水墨風格呈現出不一樣的視覺美學。他對民族元素和東方美學的理解和運用成功了嗎?


  孫海帆認為,《影》里面的琴棋書畫、中國水墨畫都是與東方元素結合,但敘事稍微弱了一點,“張藝謀作品中有東方美學的可能還是他的老電影,包括《活著》《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孫海帆說。(杜翔翔)


  原標題:中國電影還需要 “張藝謀”們嗎


  轉自:深圳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前三季度工業(yè)經濟運行總體平穩(wěn)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前三季度工業(yè)經濟運行總體平穩(wěn)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