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人類知識的載體,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也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對于一個人的成長進步很重要,對于領(lǐng)導(dǎo)干部提高自身素質(zhì)、做好工作更為重要。學(xué)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xué)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xué)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中國人歷來講究讀書修身、從政立德。讀書、修身、立德,不僅是立身之本,更是從政之基。
今日起,我們開設(shè)“書里乾坤”欄目,邀請名家大家研讀馬克思主義哲學(xué)和當代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古今中外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典籍,以及各領(lǐng)域經(jīng)典文本和新知識新成果。通過研讀,我們可以吸取修身處世、治國理政的智慧和經(jīng)驗,養(yǎng)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人文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
書里乾坤大,心中日月長。
二十年前,我在《中國現(xiàn)代學(xué)術(shù)要略》中曾經(jīng)提出:“學(xué)術(shù)思想是人類理性認知的系統(tǒng)化,是民族精神的理性之光。”于今思之,中華文化能夠貢獻給世界的,我認為是人之為人的、群之為群的、家之為家的、國之為國的一整套精神價值論理。這些價值理念的精神旨歸,是使人成為健全的人,使群體成為和諧的群體,使家成為有親有愛有敬的和睦的家,使國家成為講信修睦、懷柔遠人的禮義文明之邦。
中國文化最主要的價值理念都在“六經(jīng)”。“六經(jīng)”指《易》《詩》《書》《禮》《樂》《春秋》六種文本經(jīng)典?!稑贰愤@一經(jīng)沒有文本傳下來,是為“五經(jīng)”。但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樂》本來就沒有文本,是跟《禮》結(jié)合在一起的,所以“禮樂”并稱。盡管后來看到的是“五經(jīng)”,可是學(xué)者們習(xí)慣上仍然稱為“六經(jīng)”,直到清代還是如此。
“六經(jīng)”經(jīng)過孔子刪訂,是中國現(xiàn)存的最原初的文本經(jīng)典,是古人智慧的結(jié)晶。上世紀的大儒馬一浮,稱“六經(jīng)”為中國文化的最高的特殊的形態(tài)。大哲學(xué)家熊十力則說,“六經(jīng)”是現(xiàn)代人做人和立國的基本精神依據(jù)。這些判斷,時至今日也沒有過時,反而愈見其見解獨到。
我近年從“六經(jīng)”里面,也包括后來成為“十三經(jīng)”的《論語》《孟子》《孝經(jīng)》里面,抽繹出幾組價值理念,包括仁愛、誠信、愛敬、忠恕、廉恥、和同六組概念。這些概念范疇是中國文化中具有永恒性、普遍性的價值理念,既適用于古代,也適用于今天,不僅適用于中國人,也適用于全世界。
1.仁愛
仁愛是中國文化里非常核心的觀念??鬃诱J為“仁”的主要內(nèi)涵是“愛人”。孟子也明確說:“仁者愛人” “愛人者,人恒愛之”。中國文化里的愛,是一種博愛。按孔子的說法,是“泛愛眾而親仁”。“仁”是集親、愛、寬、博諸義于一體的概念綜合。
這緣于“仁”這個漢字的會意構(gòu)成。《說文解字》解釋“仁”字為:“仁,親也,從人二。”“親”是指親密。“人二”則是“二人”。意思是說,仁與不仁須要在人和人的關(guān)系中顯現(xiàn)出來。漢代大儒董仲舒講得更直接:“仁者所愛,人類也。”亦即仁愛是愛整個的人類的一種博愛。所以《禮記·中庸》說:“仁者,人也。”仁愛之愛,還會及于萬物。孟子有言:“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因此董仲舒又稱“仁”是一種“天德”,帶有“無窮極”的特點,也就是具有終極價值。
2.誠信
誠信是中國文化里非常重要的價值理念??鬃又v,“民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說,“朋友有信”。老子也講,“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中華文化的原初經(jīng)典把“信”放在非常高的位置。
內(nèi)里面有誠,外面才有信。無誠,便不可能有信。講“誠”最多的是《中庸》,其中說,“誠”是“天之道”,是“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而想要“立誠”,是“人之道”?!吨杏埂钒?ldquo;誠”視作“天道”和“人道”的核心問題。
“立誠”的理念,早在《易經(jīng)》就明確提出來了。《易經(jīng)》乾卦的文言引孔子的話寫道:“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也。”這里的“修辭立其誠”,就是明確提出的“立誠”。
人生在世,究竟何欲何求?仔細想來,《易經(jīng)》乾卦這兩句話全包括了。人生在世,一個無非是想把自己變得更好一些,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受尊敬的人。做到這一點,首要的是要講誠信。這就是“忠信所以進德也”。人生的第二層要義,就是事業(yè)有成,在某一方面的專業(yè)上有自己的建樹,能夠安居樂業(yè)。“居業(yè)”的前提是“立誠”,所以是“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也”。
3.愛敬
中國文化的另一個核心價值理念是“愛敬”。“愛敬”是從家庭秩序中衍生出來的。父子、夫婦、弟兄之間的關(guān)系,都有愛和敬存在。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尊長親人做到有愛有敬,對家庭以外的其他人也不至于太不好,至少不會輕慢別人。因此《孝經(jīng)》說,“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把愛敬看做人生之本和生死大義。人的哀愁和悲痛的情感,最初也是從家庭親人的困厄、不幸中因感同身受而產(chǎn)生的。
對“愛敬”這個價值理念,魏晉時期劉劭的《人物志》解釋得最為恰切。《人物志》里寫道:“蓋人道之極,莫過愛敬。是故《孝經(jīng)》以愛為至德,以敬為要道。”把“愛敬”看成是人道之極,可見“愛敬”這個價值理念在中華文化中的位置。
“敬”當然可以包括尊敬師長、尊敬前賢,尊敬長輩。但“敬”的價值論理的哲理義涵,是指人作為生命個體的“自性的莊嚴”。“敬”是人的內(nèi)在性格、性體、本性的精神安頓之所,傳統(tǒng)文化中很多道德規(guī)范都跟“敬”有關(guān)系。譬如,“孝”的精神內(nèi)核是“敬”。中國傳統(tǒng)社會對官員的察選,如果不孝敬父母,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忠敬、誠信的人,一定孝敬父母,能孝敬父母才能成為忠于職守、仁愛天下的賢者。
舉凡一切禮儀,都必須有“敬”的精神。《左傳》里的一句話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就是祭祀,戎則是軍事行動。無論祭祀還是軍事行動,都不能沒有“敬”。軍事行動也要懂禮儀。《左傳》有很多記載,很多戰(zhàn)爭的發(fā)生,都是由于“不敬”或“大不敬”,引起強者一方的軍事行動?,F(xiàn)代社會,處理國家與國家的關(guān)系,涉及外交事務(wù),講禮儀、懂敬,同樣非常重要。禮儀、敬,是文明的指標;文明與不文明的重要分野,在于禮儀。
4.忠恕
“忠恕”在孔子那里是通貫全體、貫徹始終的思想。忠和誠可以互訓(xùn),誠者必忠,“主忠信”是孔子至高的道德律令。弟子樊遲問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說:“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可知“敬”和“忠”都是仁的構(gòu)件。
“忠”和“信”更為密切。取信的要道是“忠”。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一、二兩項內(nèi)容,第一是“為人謀而不忠乎?”第二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和信是與人交往隨時需要反省的問題。孔子還說:“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如果做到了“忠信”,而在行為上又能體現(xiàn)出莊重和禮敬,即使走到不那么文明的異邦,也能立得住腳跟。相反,如果言不由衷,對人不能以誠相待,得不到交往對象的信任,行為上又輕慢無禮,即使在自己的家鄉(xiāng)也照樣吃不開。
忠恕的“恕”,按孔子的解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這一價值理念所含蘊和所要求的義涵,通俗地說,就是設(shè)身處地,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自己不喜歡不希望的東西不要強加于人。我認為“恕”這個價值理念,彰顯了中華文化的異量之美。這是中國文化貢獻給人類的一個偉大的思想。世界人文學(xué)界非常重視孔子的這一思想,把它奉為人類共同遵行的道德金律。
5.廉恥
“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 《禮記·中庸》把好學(xué)、力行、知恥,當作修身的三要素。一個人的修為,自然離不開吸取知識,這也就是《禮記·大學(xué)》所說的“格物致知”。因此“學(xué)”是修身的第一要素。
學(xué)了以后何為?如果成為裝知識的器皿,或者從知識到知識,學(xué)了等于不學(xué)。學(xué)的要義,在于用,在于踐行。此即古人常講的“知行合一”。所以修身的第二要素是“力行”。學(xué)習(xí)了,也踐行了,離“仁”就不遠了,至少是走向通往“仁”的道路上。
但無法保證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正確無誤。出了錯誤怎么辦?要能夠反省,善于反思,找出原因,知錯改錯,力戒重犯錯誤。當認識到錯誤的時候,人的良知會讓自己感到羞愧,感到后悔,感到不好意思。能做到這一層,就是“知恥”的表現(xiàn)。“知恥”是改過的前提。所以修身的第三要素是“知恥”。
智、仁、勇在古代被稱作“達德”。具有了智、仁、勇的德品,就可以做到大的判斷不致發(fā)生錯誤,遇到困難不會感到憂慮,面對威脅無所畏懼。就是孔子說的:“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修身的三要素中,“知恥”尤不可輕視。恥感是人成為人的一個文明指標,孟子稱之為“羞惡之心”。孟子說,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的“四端”。惻隱之心就是同情心,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辭讓之心指文明禮貌;是非之心指社會的公平正義;羞惡之心則是“知恥”。
“恥”跟“廉”構(gòu)成一個組合概念,“廉恥”。管子的一個著名論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禮”是文明秩序,“義”是社會正義,“廉”是節(jié)儉廉潔,“恥”是道德的約束和自律。禮義廉恥沒有了,國家的處境就危險了。明清之際的大學(xué)者顧炎武曾經(jīng)說過:“廉恥,立人之大節(jié)。”他說,如果不廉,將無所不??;而不恥,將無所不為。他還說過:“士大夫之無恥,是為國恥。”
6.和同
“和而不同”是中國人面對這個世界的總原則。“和同”思想源于《易經(jīng)》?!兑住返南缔o概括為:“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這是說,人們的不同,常常表現(xiàn)為途徑和方法的不同,終極目標是相同的,所以最終會走到一起。人類社會的存在形態(tài),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xí)慣,彼此之間是不同的,但生活的價值追求,人的心理指向,往往有相同的一面。孟子對此說得很明白:“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聲也,有同聽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 好吃的食物、好聽的音樂,多彩的顏色,人們都會喜歡,在這點上人和人是相同的。既然在這方面有同樣的感受,那么人的“心”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東西呢?回答是肯定的。人心所相同者,是“理”和“義”。
孟子講的“心”,也可以做“心理”解。大學(xué)者錢鍾書先生說過:“東海西海,心理攸同。”所以,人與人之間的不同,遠沒有想象的那么多,夸大人類的不同,是文化的陷阱。而且在人類的不同之中,也有“同”的一面。正因為如此,人和人之間、文化和文化之間,才可以溝通,不同也能夠共存于一個統(tǒng)一體中。
不同文化之間可以共存、溝通、融合,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固有的理念。這個理念基于中國文化的“和”的觀念。“和”是由諸多的“不同”構(gòu)成的,沒有不同,便無所謂和。所以孔子的著名論斷是:“君子和而不同。”
宋代的思想家張載,有名的“四句教”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他還有另外的“四句教”:“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大意是說,這個世界是由一個一個的生命個體組成,有人類的、動物的、植物的,這些生命個體都是不同的。因為他是對整個宇宙世界發(fā)言的,所以我把這四句話稱為“哲學(xué)四句教”。
張載“哲學(xué)四句教”給我們的啟示是深遠的。反觀現(xiàn)實,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總括性的看法,就是:這個世界有差異,但差異不必然發(fā)展為沖突,沖突不必然變成你死我活,而是可以“和而解”的。有了這個觀念,很多事情會得到更恰當?shù)奶幚怼?/p>
大文豪魯迅有一首詩是關(guān)于戰(zhàn)后中國和日本的關(guān)系的,其中有兩句:“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國與國之間,都不應(yīng)該培養(yǎng)仇恨。“仇”是可以化解的,應(yīng)該走向“和而解”。
版權(quán)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quán)作品,轉(zhuǎn)載時須獲得授權(quán)并注明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的權(quán)力。凡轉(zhuǎn)載文章,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quán)所有: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