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門臉”給人的印象通常都是以歷史正劇為主,但在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主辦的中外電視劇交流合作論壇上,最新一屆“國劇門臉”新鮮出爐卻顛覆了人們傳統(tǒng)的認知,其中就有德豐利達聯合出品的現實主義題材劇《情滿四合院》。
據了解,隨著近年來中國電視產業(yè)的突飛猛進,中國也逐漸成為了各國電視人關注的焦點。近20位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等國家的電視制片、發(fā)行和媒體公司代表參加了此次論壇。在此次戛納電視節(jié)上,還有《美好生活》《雞毛飛上天》《歡樂頌》三部作品成為了最新一屆的“國劇門臉”。
由德豐利達集團旗下德豐影業(yè)聯合出品的《情滿四合院》能成為“國劇門臉”,向世界展示當代中國人的生活,是因為這部作品能貼近現實人物,反映平民化和樸實化,展示了當前中國優(yōu)秀電視劇的制作水準,甚至被人民日報重點點名贊揚其為“2017年中國電視劇最為矚目的收獲”。
《情滿四合院》講述的是一個發(fā)生在極具北京特色的四合院里、鄰里之間不是家人卻勝似家人的故事。電視劇用跨越30年的時間,40余集的篇幅,將這一幅充滿老北京氣息的畫卷展示在觀眾面前,更潛移默化地將外面大千世界的變化濃縮在鄰里間的人情冷暖之間。這部“土里土氣”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是零宣傳,但憑借好口碑收視一路走高。奧秘都在于“地緣鄉(xiāng)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情味兒。
這人情味兒是唐山大地震時,各院各家你一根我一根湊起來搭地震棚的原木柱子;是生活條件改善后,你家出蒸肉我家端燒酒在大院里湊出的一桌晚餐;更是“傻柱”遇到難關時,三位大爺為助綿薄之力而在背地里賣過的易拉罐……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算不得多高明的鄰里相幫,揭了物質生活的窘迫,卻描摹了情感上的富足。
沒有炫目的畫面,沒有華麗的特效,《情滿四合院》憑借著它的真情實感成為了國劇“走出去”的代表。中國影視能走出國門,在海外引起關注,很大程度上源自其題材故事、精神觀念是否具有人類共同認可的意義。
作為德豐利達精心打造的現實主義題材劇,《情滿四合院》從側面反映出了當下中國人的現實生活,在弘揚中華美德的同時,也激發(fā)了更多的年輕人的熱情,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不懈努力。
轉自:石家莊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