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控股(00861.HK)旗下三個新業(yè)務板塊,智慧城市、智慧醫(yī)療和新物流都是基于大數據發(fā)展的業(yè)務方向。神州控股勵精圖治十八年,一直致力于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為依托,為中國社會各產業(yè)賦能,所以神州控股非常有信心,未來在這三個領域孵化出獨角獸企業(yè)。”3月29日,神州控股董事局主席郭為在2017業(yè)績發(fā)布會上介紹業(yè)務布局和發(fā)展方向時如是說。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2017年,神州控股遵循「云計算+大數據」的戰(zhàn)略,在多個垂直行業(yè)領域發(fā)力,對工業(yè)、農業(yè)、政務、健康醫(yī)療、供應鏈、金融等行業(yè)進行賦能,從傳統IT服務提供商向創(chuàng)新型大數據服務商轉型,并取得戰(zhàn)略性突破。
2017財年,公司的收入為港幣132.47億元,同比增長8.12%。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供應鏈服務收入增長28.11%及包括智慧城市在內的新業(yè)務收入增長19.77%。毛利為港幣26.65億元,同比上升6.45%,毛利率穩(wěn)定在20.12%,與去年的水平相約。剔除一次性項目,公司2017年的持續(xù)經營業(yè)務的經常性凈利潤為港幣1.22億元,較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96.68%。
以下為智通財經app整理的神州控股業(yè)績會問郭為:
問:公司與香港智慧城市項目的合作切入點是在哪里?云方面,打算在哪一塊引進戰(zhàn)略合作或投資?
郭為:我們非常愿意參與香港智慧城市的發(fā)展,第一,我們在香港上市,第二,香港在城市管理方面有很好的經驗,這些經驗如果能夠通過云的方式或軟件管理的方式推廣到世界各地,會帶來很大的好處,比如我們在早期曾經將香港的八達通推薦到內地。我們希望能把香港的經驗推廣出去,目前也在跟香港有關大學在探索建立聯合實驗室。
云方面,大家一直把“云”過多理解為一種基礎設施的平臺。其實發(fā)展到現在,我們手機上任何一個app都是云,它是把服務、建模、數據這些東西集為一體,究竟什么樣的主體更適合我們,還是需要更多考慮。我們會根據客戶的需求和具體情況來搭建我們的架構。
問:智慧城市做到3.0,公司希望在一個城市深耕,還是打算把攤子鋪開?精準醫(yī)療方面,公司在行業(yè)內的差異化在哪里?這個行業(yè)有沒有準入門檻?智能制造方面,公司的競爭優(yōu)勢是什么?
郭為:到了3.0,我們會改變策略,希望首先把廣州打透,其它地方可能會有個試點,比如北京,和華為一起去做數據采集、平臺管理等等。精準醫(yī)療,很難說我們的差異化在哪里,因為還是得看產品的特征,我們有官方的數據許可證,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去利用數據,去結合全球資源,去取得突破。智能制造,了解制造業(yè)的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在設備層次智能化。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整個工業(yè)4.0的四個層次是從設備的智能化到車間管理的自動化,再到企業(yè)內部管理的網絡化,到整個社會資源的互聯網化。這是我們走的路徑,我們當前的重點是放在如何把這四個層次打通。
問:公司和廣州城投的合作近期有沒有可落地的項目?這些項目對公司智慧城市業(yè)務能有多少貢獻?量子通信領域有哪些進展?2018年會有哪些突破?
郭為:我們過去做的智慧城市是基于互聯網的服務,隨著中國新型城市化,我們來到了智慧城市3.0階段。我們跟廣州城投的合作,是在3.0版本的基礎上更深一步。合作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希望能在廣州最新的創(chuàng)新核心區(qū)有管理服務;第二,進行水資源的管理,廣州是有一千多條河流的城市,把河流管理好,每個河流從感知到管理都建立起體系;房屋租賃方面,廣州城投有廣州市50%可出租的房屋,我們希望用這些房屋建立一個租售-管理-重復利用的服務體系,我們內部管他叫“中國版airbnb”;第三,我們希望在物理空間上達成合作,比如過去的產業(yè)園,如果要進行升級,我們希望有專題性的創(chuàng)新服務的平臺。
智慧城市3.0版本跟原來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更偏重資產,原來輕資產的部分會有剝離。如果我們跟廣州城投能夠達成以上三點合作,那么這在全中國范圍內都會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目前還沒有哪家公司可以做得很深入。將來我們還會在能源管理等很多領域方面去做得更深入。
除此之外,我們還在新北京做了“感知城”的平臺建設,我們在1.5平方公里之內做實驗,從地下管網到地上垃圾桶,包括燈光等等,這些都是我們3.0版本智慧城市的布局。
量子通訊方面,今天最大的應用是在安全領域,接下來我們會在一些行業(yè)應用里面進一步深入,比如金融領域,安全認證上可以使用量子加密來完成。所以神州數碼做主要考慮的是如何把科學的成果轉化為可應用的場景。
問:供應鏈管理和新業(yè)務板塊哪個會率先帶來盈利貢獻?醫(yī)療板塊,現在供應模式是怎樣的?
郭為:目前整個神州控股旗下有幾大業(yè)務,一個是ITS,它會圍繞著金融科技去做,除它之外,我們還孵化了三個有價值的業(yè)務。一個是醫(yī)療,一個是智慧城市,還有就是供應鏈服務,這三塊,我們都是希望基于大數據的發(fā)展方向。智慧城市方面,我們考慮的是如何把城市的非互聯網數據快速采集在一起,形成新的應用。這也是我們做智慧城市最核心的競爭力。但做這個實在是太難了,我們希望能在某一領域先把它做透,讓投資者和客戶看得到成果。
醫(yī)療領域,其實我們最早打算做的是城市的醫(yī)療健康服務平臺。但做著做著,我們發(fā)現,傳統的思維是有問題的,所以我們變成了基于疾病的數據研究,這更有價值。我們的醫(yī)療大數據定義是為制藥服務。今天的新藥的研發(fā)15%左右都是基于數據服務的。第二,我們看到很多人由于沒有錢買保險而飽受疾病折磨,我們希望通過精準計算來降低老百姓的保險費,同時老百姓能夠買得起保險,讓他們在真的發(fā)生意外時減少負擔。第三,精準醫(yī)療,通過大數據來提高診斷的準確性,或者說通過靶向藥的研發(fā)來使醫(yī)療更準確,這就是神州醫(yī)療利用大數據正在做的事情。
整個神州控股團隊,都是圍繞大數據來開展人工智能的新嘗試,要說哪一個先跑出來,還是要看哪個團隊跑得快,目前來看,醫(yī)療的團隊速度稍微快點,因為我們的第一個產品已經得到業(yè)內非常高的評價。
問:神州信息引入京東為戰(zhàn)略投資,這個項目今年會不會有盈利?哪方面業(yè)務是今年的盈利重點?
郭為:我們正在重新規(guī)劃神州信息未來的發(fā)展方向,過去它主要是以服務為主,未來計劃把它做成一家中國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跟京東的合作,具體來說,它有非常好的互聯網場景,這是主要的出發(fā)點。從技術的角度來講,短期內,這樣的嘗試目標不是盈利,而是能夠為多少客戶做到互聯網的釋放。
問:醫(yī)療板塊有沒有盈利目標?去年的融資將會怎么運用,未來會不會有融資需求?
郭為:醫(yī)療板塊我們分為幾大板塊,一個是神州醫(yī)療,圍繞精準醫(yī)療。第二是國家醫(yī)療大數據公司,這是我們同中國電信、工商銀行等合資的公司,這個公司承接的是國家醫(yī)療大數據的采集、保存、管理、應用,我們在過去的融資,主要是完成這樣一個平臺搭建,每個省每個城市都會有這個平臺。這也相當于接了一個國家的任務,當然它也給我們建立神州醫(yī)療帶來很大幫助,因為我們能夠合法地拿到大量的數據。我們這個大數據平臺是在國家監(jiān)管的情況下運行的。
至于什么時候賺錢,這兩塊在短時間內都還賺不了錢,都還是投入期,神州醫(yī)療還需要非常大的投入,我們要花成本尋找全球最好的科學家。國家醫(yī)療健康大數據平臺也需要先完成國家任務,它就像是一塊油田,目前還在勘探期,我們需要把儲量給它勘探出來,儲量其實也可以估值。我們希望先把整個醫(yī)療健康的數據探明、整理出來,然后再和有技術的公司一起開采。
問:公司有沒有新的供股計劃?
郭為:我們沒有計劃在2018年進行供股,我們去年供股的錢現在還有一部分在手上。我們一直在支持我們的新業(yè)務,可能會在2018年或未來,在下面一批股權融資來解決資金的問題,而不是再去讓股東做融資,因為下一輪融資的好處就是,每一塊都能讓投資人看得清楚。我們目前的資金還是比較充足的。
我在2015年就說了,未來整個神州數碼控股公司會是不一樣的公司,不希望他們簡單用賺多少錢來衡量,希望它真正能夠培育幾個獨角獸出來,任何一個獨角獸都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長的培育期,不可能一開始就能掙錢的。
轉自:智通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