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第二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論壇(2021)在線上舉行。論壇由中宣部批建的七家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辦,西南財經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經濟學院、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院、《經濟學家》編輯部、《財經科學》編輯部承辦。
本次會議主題是“中國共產黨百年經濟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西南財經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尹慶雙主持會議開幕式。西南財經大學黨委書記趙德武致辭。趙德武在致辭中提到,如何走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如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時代之問,是理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和學術使命。
第一個階段的主旨演講由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丁任重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校長、中國人民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偉以《關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特點》為題,討論了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的一面及其階級意識形態(tài)有機統(tǒng)一等問題。南開大學原副校長、南開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逄錦聚圍繞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要求、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促進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以共同富裕為目標引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個問題,進行了題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扎實推進共同富?!返膱蟾妗D暇┐髮W原黨委書記、南京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洪銀興的演講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開創(chuàng)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福建師范大學原校長、福建師范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平從三個方面論述了習近平經濟思想方法論。吉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宋冬林教授以《人民為核心范疇、以人民性為核心品質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演講主題,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百年來圍繞人民而展開的理論與實踐。吉林財經大學魏旭代吉林財經大學黨委書記、吉林財經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孫杰光作題為《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與營商環(huán)境優(yōu)化》的報告,從政治環(huán)境、市場空間、黨的直接領導、將營商環(huán)境優(yōu)化納入黨建四個方面分析探討黨對國有經濟改革與營商環(huán)境改善塑造的舉措及相關理論。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守英的報告題目為《權利開放與農民的共同富?!?,闡述二元體制下城鄉(xiāng)權利開放進程與實現共同富裕之間的聯(lián)系,提出實現農民共同富裕要在城鄉(xiāng)融合的框架下讓農民的收入在城市增長、實現農民在城市的權利等觀點。丁任重在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若干問題分析》的報告中,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需要突出研究兩個大局、新發(fā)展格局、兩個奇跡、雙碳戰(zhàn)略、兩個戰(zhàn)略重點。
第二階段的主旨演講由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西南財經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蓋凱程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旭在報告《共同富裕思想演進歷程及其思考》中談到七個關于共同富裕思想與實踐的思考。四川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蔣永穆題為《中國百年解決絕對貧困:歷程、特征與展望》的報告中,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反貧困的接力推進、演進刻畫與精神賡續(xù)。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謝地的主題報告題為《協(xié)調發(fā)展是衡量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標尺》,提出協(xié)調發(fā)展是按比例分配社會勞動規(guī)律的客觀要求、是黨領導經濟工作一貫的方針政策、是新時代高質量發(fā)展的內生特點和評價標準。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謝富勝的報告主題是《以問題為導向,構建新發(fā)展格局》,圍繞國際經濟大循環(huán)運行、中國參與國際大循環(huán)的高速增長、國際大循環(huán)主導的發(fā)展格局矛盾、國內大循環(huán)已有方案、構建新發(fā)展格局五個問題展開匯報。武漢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曾國安就共同富裕的概念、生產力發(fā)展是共同富裕的基礎和根本保障等八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在分論壇報告環(huán)節(jié)中,共有54篇論文參與匯報,與會學者圍繞“中國共產黨百年經濟思想與實踐創(chuàng)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扎實推動共同富?!薄爸袊厣鐣髁x政治經濟學”“市場經濟運行與宏觀調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數字經濟發(fā)展與治理”“鄉(xiāng)村振興與鄉(xiāng)村治理”八個問題展開了學術研討。
轉自:金融時報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