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宣布,恩平15-1油田群首期項目正式投入生產。油田群建有亞洲最大海上石油生產平臺恩平15-1平臺、珠江口盆地首個新建無人平臺恩平10-2平臺、我國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裝置等,其建成投產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進海洋科技自立自強、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亞洲最大海上石油生產平臺恩平15-1平臺投用
恩平15-1油田群位于我國珠江口盆地,距深圳西南約200公里,所在海域平均水深約90米,包括4個新油田,計劃投產生產井48口。全面投產后,恩平15-1油田群高峰日產石油將近5000噸,將為粵港澳大灣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注入新動力。
本次投產的恩平15-1平臺是恩平15-1油田群最重要的海上設施,由中國海油自主設計、建造、安裝及生產運營。平臺總高度約160米,總重量超過3萬噸,單層甲板面積相當于10個籃球場,安裝設備及系統(tǒng)近600臺套,相當于常規(guī)平臺的2倍,可實現(xiàn)鉆井、修井、無人化遠程操控、二氧化碳回注封存、自主發(fā)電與電力組網、油氣水綜合處理等多項功能,是目前亞洲甲板面積最大、組塊重量最重、設備最多、功能最齊全的海上石油生產平臺。
恩平15-1平臺員工在位于平臺底層的海甲板巡檢
恩平10-2平臺是目前我國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大型海上無人平臺,從項目伊始便按照無人化標準設計建造,具備遠程遙控測井、壓井和恢復生產的能力,可“一鍵置換”實現(xiàn)陸地對海上設施的遠程監(jiān)控和安全關停等操作。恩平10-2平臺井口數量、原油處理能力堪比有人駐守平臺,但由于減少了公用系統(tǒng)、生活樓、鉆機等大型設備,重量僅為傳統(tǒng)平臺的三分之一,甲板面積為傳統(tǒng)平臺的二分之一,降低工程投資約2.8億元,減少維保工作量三成,每年可節(jié)省運維成本超千萬元。
據了解,夏秋季海上臺風頻發(fā),對油田正常生產帶來較大影響。恩平15-1油田群是中國海油首次在海上油田新項目中采用臺風無人生產工藝的石油生產平臺,可在陸地遠程操控油田生產,具備極端工況下的安全關停、海管置換、恢復生產等功能,將極大地保障臺風期間油田安全平穩(wěn)運行。
海上平臺作業(yè)人員操作國產配電系統(tǒng)
恩平15-1油田群是高含二氧化碳油田群,若按常規(guī)模式開發(fā),二氧化碳將隨原油一起產出地面排放。中國海油聯(lián)合國內廠家集中攻關,應用相態(tài)控制、脈沖控制聯(lián)合振動分析等前沿技術,研制適用于海洋環(huán)境的首套超臨界大分子壓縮機、首套復合材料二氧化碳分子篩脫水橇,實現(xiàn)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關鍵設備的國產化突破,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回注、封存的技術體系和成套裝備。
以此為基礎,中國海油開展“岸碳入海”研究,已在廣東惠州啟動我國首個千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集群項目,將捕集大亞灣各企業(yè)排放的二氧化碳,輸送到海上進行封存,為我國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探出了一條新路。
據悉,中國海油在恩平15-1油田群項目中大力推進大型裝備的國產化。恩平15-1平臺上配備了我國海上首套7600千瓦國產原油發(fā)電機組,打破了國外壟斷,降低工程投資約6800萬元,節(jié)省年度維保費用約30%,為我國大功率原油發(fā)電機組研發(fā)和應用積累了成功經驗。平臺還首次應用國產中控系統(tǒng)、配電系統(tǒng),首次通過國產臍帶纜為無人平臺輸送電力、通訊和化學藥劑,采用國產隨鉆測井和旋轉導向鉆井技術進行開發(fā)井作業(yè),攻克了二氧化碳大氣頂和大底水油藏開發(fā)等世界級難題。通過一系列集成創(chuàng)新和自主創(chuàng)新,中國海油拓展了國產裝備在海上平臺的應用前景,為我國海洋油氣資源增儲上產提供了技術支撐。
轉自:國資委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