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進入快車道


時間:2012-12-10





近日,《珠海經濟特區(qū)商事登記條例》獲珠海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將從登記制度、信用監(jiān)管、行政管理三大方面進行改革,“寬進”則是改革的核心之一。

無獨有偶,《深圳經濟特區(qū)商事登記若干規(guī)定》也于上月底獲得深圳市人大常委會高票通過,“商事主體登記與經營資格相分離、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將改為認繳登記”等一系列創(chuàng)新措施將極大提高企業(yè)營運效率。

兩部法規(guī)條例都將于明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也意味著廣東在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上再次邁出實質性步伐,走在全國前列。
  一場急迫的改革
  隨著改革開放30多年的建設,廣東成為全國率先富起來的區(qū)域,但創(chuàng)造了經濟奇跡的同時,市場經濟日益要求平等競爭、多元主體共存的特性,讓以前單向的、政府包攬社會治理的傳統(tǒng)模式已不再適宜,多元共治成為新治理模式的追求。
  “廣東經濟快速發(fā)展,但省內貧富差距大,粵西粵北比較落后。最富在廣東,最窮也在廣東。與此同時,3600多萬外來人口為經濟作出貢獻,應想方設法讓他們共享發(fā)展成果?!敝猩酱髮W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副院長肖濱說。
  為此,今年5月9日的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報告中再次延續(xù)了年初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以來的做法——通篇未提GDP。相反,他反復提到的是“社會建設”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而這也反映出近一年來廣東著力開辟的改革新陣地——“社會建設”改革的急迫性。
  如何讓社會管理真正落地?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眼里,政府管理社會只是社會管理的一部分內容,且不是主要內容,社會管理最主要的是社會的自我管理。這就首先要求政府向社會放權,否則空間狹小,社會就很難發(fā)展出自我管理的能力。
  事實上,廣東各級黨委、政府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對政府簡政放權的探索早在大力度啟動社改之前就開始了,其切入口正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省社會科學院院長梁桂全披露,今年來廣東省已清理14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其中超過40%可以削減。省一級政府今年內還將把130多項職責交給社會組織或事業(yè)單位。
  今年7月,廣東各級政府又再次在省里的部署下開啟簡政放權大幕,進行新一輪的行政審批改革?!皽p”字成為改革的核心。其中,惠州事項減幅達67%以上,達到市級自行設置“零許可”和“零審批”的目標,被認為是歷年來改革成效最突出的一次。
  而順德在簡政放權的摸索中,先通過大部制改革將政府形態(tài)壓縮;然后通過放權式改革,將部分公共權力交給社會,培育社會組織,由此形成“大部制、大社會、小政府”共治格局,也被廣東寄予厚望。
  近年來,惠州狠抓民生福祉這一根本,大力發(fā)展社會事業(yè),改善社會服務,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提升群眾幸福感。推行并優(yōu)化網絡問政、嘗試并鋪開實施“四民主工作法”、探索建立“特色之家”、組織實施“約請辦公制度”……根植本土、立足創(chuàng)新,惠州的社會管理模式深得當地群眾認可。今年來,惠州重點建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xié)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著力構建服務政府和管理社會的大社會組織,激發(f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建設的活力和動力。同時,不斷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建設普惠型社會福利體系,讓這座城市更加惠民利民。
  社會組織進入“黃金時期”
  社會組織的繁榮是強化社會自治的基礎,當上游的行政審批事項放權后,下游的社會組織如何接得起、接得住,便成為關鍵一環(huán)。
  但長期以來,中國社會組織發(fā)展受制于雙重管理模式(指社會組織必須接受主管部門、民政部門的雙重管理)的束縛。由于很難找到“業(yè)務主管單位”,社會組織在實際操作中面臨“登記難”局面。
  “廣東社會建設的核心任務就是發(fā)展壯大社會組織,把社會組織打造成為社會建設的主體。”廣東省社工委專職副主任劉潤華說。
  從2004年起,深圳就采取小步快走策略,通過行業(yè)協(xié)會民間化改革、行業(yè)協(xié)會直接登記、擴大直接登記范圍三個小步走,開始了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體制改革,2008年,深圳工商經濟類、社會福利類、公益慈善類三類社會組織可以直接到民政部門登記,成為打破社會組織發(fā)展瓶頸的突破之舉。2010年“深圳市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體制改革”榮獲第五屆“中國地方政府創(chuàng)新獎”。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深圳共有社會組織5353家,是2004年改革前的1400多家的3.8倍。
  今年7月1日起,廣東全省也除教育、衛(wèi)生等須前置審批的少數類別外,對所有社會組織實行統(tǒng)一直接登記,成為廣東社改之路的標志性事件。
  根據廣東社會組織發(fā)展目標:到2015年,全省平均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5個以上,即每2000人擁有一個社會組織,這比目前將近翻一番。珠三角則更進一步,可能達到每萬人擁有10個以上社會組織。
  據悉,目前全省有15%的社會組織承接了政府轉移的職能,有9%的社會組織有政府的購買服務。而五年后,則要使80%以上的社會組織能夠承接政府職能的轉移和授權。專家認為,隨著官方社會管理方式的轉變,社會組織發(fā)展迎來了“黃金時期”。
  “政經分離”的社會自治
  新的社會治理模式講求多元主體,除了既有的黨政機構和不斷發(fā)展壯大的社會組織,也包括基層民主的建設,最具代表意義的就是“兩委”:村委會和居委會。在省里加強社會建設的“1+7”文件中,也有兩個是分別針對社區(qū)居委會和農村村委會建設,均提出完善社區(qū)居民自治制度和農村基層自治制度。
  珠海市香洲區(qū)翠香街道辦所轄的康寧社區(qū)和青竹社區(qū)均是社區(qū)自治的試點之一。對于什么是社區(qū)民主自治?街道負責人認為,把力量組織起來,形成社會共同體?!吧鐓^(qū)一級應該擺脫逐步被行政化的趨向,反轉過來告訴政府:我們需要什么?!?br>  為了收集民意,參與試點的社區(qū)建立專門網站,居民可以在此討論社區(qū)的公共話題,比如垃圾堆放、噪音污染等。居民最為關注的則由社區(qū)出面與相關政府部門溝通。
  而全國十強縣市、“廣東四小虎”之一的佛山市南海區(qū),上世紀90年代在全國率先開啟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保留兩級集體經濟組織:以村集體資產為主的村級經聯(lián)社和以土地為主要經營資產的村小組級經濟社。但此后逐漸演變成“村支書或村主任兼任經聯(lián)社社長;村各小組組長,則兼任經濟社社長”的局面。
  這等于誰掌握了村行政權,誰就掌握了村經濟權,村民自治就此異化。于是,南海啟動“政經分離”改革,將村(居)自治組織和集體經濟組織分離運作,形成村(居)黨組織回歸黨建主業(yè),村(居)委會主任專做服務,“社長”主抓經濟,基層三類組織各歸其位、各司其職的新格局。不僅避免了基層經濟組織繼續(xù)“綁架”自治組織,也使得基層黨組織從具體經濟事務中解脫出來,得以專心基層政權建設和回歸服務本職。
  鄭永年認為,社會改革這個門檻,廣東必須跨過去。如果跨過去了,則未來有無限希望,經濟、社會和政治的發(fā)展將進入全新階段?!凹訌娚鐣卫韯?chuàng)新對政府自身改革十分有利,十八大提出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五位一體,這其中社會建設是很重要的方面,廣東省的政策與中央不謀而合?!毙I說。
























來源: 南方日報網絡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