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項新國標護航新能源汽車快速發(fā)展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作者:于大勇    時間:2016-01-22





  從2016年1月1日起,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國家能源局、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聯合制訂修改的5項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及通信協議國家標準將正式實施。


  專家表示,隨著新標準的正式實施,充電標準不統一這一長期制約我國電動汽車行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障礙將得以解決,這也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在2016年持續(xù)快速發(fā)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新國家標準出臺


 ?。玻埃保的辏保苍碌?,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聯合發(fā)布新修訂的5項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及通信協議國家標準,對電動汽車充電的安全性和兼容性問題作出改進,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新修訂的5項國家標準主要針對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問題,包括電動汽車交流充電接口、直流充電接口、傳導充電系統、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和通信協議。與之前的標準相比,新標準細化了多項技術指標,增強了標準的兼容性,提升了充電的安全性。


  兼容性方面,一方面,新標準調整了舊版國標中充電連接器尺寸,增加了電子鎖相關的結構定義,保證了與舊版標準的兼容性;另一方面,新標準還增加了通信版本控制,增強了標準向前、向后的兼容能力。此外,新標準修改了部分觸頭和機械鎖的尺寸,但為了避免充電設施與車輛充電不兼容而造成的巨大社會資源浪費,新舊插頭插座依然能夠相互配合,用戶僅需更新通信協議版本,即可實現新供電設備和電動汽車的基本充電功能。


  安全性方面,新標準增加了充電接口溫度監(jiān)控、電子鎖、絕緣監(jiān)測和泄放電路等功能,細化了直流充電車端接口安全防護措施,明確禁止不安全的充電模式應用,能夠有效避免發(fā)生人員觸電、設備燃燒等事故,保證充電時對電動汽車以及使用者的安全。


  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表示,新標準對充電接口和通信協議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規(guī)范,為充電設施質量保證體系提供了技術保障,確保電動汽車與充電設施的互聯互通,避免市場的無序發(fā)展和充電“孤島”的形成,有利于降低因不兼容而造成的社會資源浪費,積極促進電動汽車產業(yè)的政策落地。


  “下一步,國家標準委將會同有關行業(yè)部門加強對新標準的宣傳培訓和貫徹實施,促進充電設施和電動汽車生產企業(yè)按新標準組織生產,已建、在建充電設施要按新標準進行升級換代,不斷提升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通用性和開放性水平的發(fā)展?!碧锸篮晖嘎叮瑖屹|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將重點推進電動汽車充電過程、充電服務平臺及充電付費等方面的互聯互通,保障充電接口與通信協議的一致性。此外,《電動汽車傳導充電互操作性測試規(guī)程》及電動汽車充電服務平臺數據交換系列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正有序進行,公共支付方式及市場化的運營模式也都將在未來逐步進駐電動汽車充電領域。


  標準統一勢在必行


  “充電樁不兼容、充電難長期制約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fā)展,而統一標準可以讓消費者更加放心購買新能源汽車。”在知名汽車評論員張志勇看來,充電樁接口及通信協議的5項新國標出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xù)保持快速發(fā)展態(tài)勢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我國早在2011年年底就發(fā)布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標準——《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用連接裝置》(2012年3月開始執(zhí)行),對于規(guī)范和引導電動汽車設計生產、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該標準出臺時,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尚處于起步階段,并沒有大量的數據作為參考,因此對于充電接口與通信協議標準等部分的條款和技術細節(jié)規(guī)定不夠細致。同時,對于一些關鍵性的參數常常給出多個選擇,并且標準并沒有對其進行限定,只是給出推薦值。由于“強制性”不足,也造成了此后電動汽車充電標準的不統一。


 ?。玻埃保的辏保痹掳l(fā)布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fā)展指南》明確指出:“充電基礎設施設備接口、通信協議等技術標準亟需完善。已頒布的部分技術標準未嚴格執(zhí)行,造成不同品牌的電動汽車與不同廠商的充電基礎設施不兼容,充電便利性大大下降?!睂Υ?,《指南》也提出,將堅持按照國家標準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加快完善充換電標準體系,為“車行天下”提供有力保障。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表示,在充電標準不明確時,充電樁生產企業(yè)主要依賴于電動汽車生產企業(yè),無法做長期投資的規(guī)劃,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規(guī)范發(fā)展。


  對于此次新標準的出臺,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鄭柵潔表示,國家能源局下一步將加快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進一步規(guī)范充電基礎設施行業(yè)準入,把符合新標準作為充電設施市場準入的條件之一。同時,國家能源局還將開展充電設施操作性測試活動,開展充電服務平臺的信息互通標準研制,實現充電結算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提高設施通用性和開放性。


  無線充電標準亟待建立


  對于我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未來的發(fā)展,賈新光表示,發(fā)達國家正大力發(fā)展的無線充電技術也應被視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發(fā)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業(yè)內認為,我國應加快建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標準,推進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應用示范工程,加大對相關技術研發(fā)的支持力度,特別是動態(tài)無線充電技術,助力電動汽車產業(yè)發(fā)展。


  據了解,無線充電相當于把電能轉換為電磁信號,汽車接收“信號”之后,再把磁能轉化為電能。對此,相關車輛需安裝相應的接收設備,地面充電設計也要做好相應的設備布局和安裝。與傳統充電站、充電樁相比,無線充電優(yōu)點頗多:充電設施布置靈活。只需改造現有停車場、路邊停車位,就能給電動汽車充電,甚至可以把發(fā)射端埋在部分路面之下,屆時電動車可以在這些路段實現邊行駛、邊充電,不會占用過多城市空間;用戶使用更加方便。無需插入式電纜即可實現高速無線充電,不僅免去了傳統充電樁接線所需要的停車和等待時間,而且已經出現的充電車道,更是從靜態(tài)無線充電向動態(tài)無線充電延伸,大大降低了用戶的固定位置充電時間,提高了電動汽車的使用率;充電過程相對安全。無線充電無火花及觸電危險,無積塵和接觸損耗,能適應多種惡劣環(huán)境和天氣。


  從國外汽車企業(yè)來看,豐田、沃爾沃、奧迪、日產等都已經開始研發(fā)或測試旗下電動汽車的無線充電系統。國內方面,中興新能源汽車已正在試運營的無線充電線路9條。目前,中興無線充電設備能夠達到3.3-60千瓦的充電功率,傳輸效率達到91%,整個系統效率不低于86%。


  據了解,標準不統一也是無線充電技術發(fā)展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無線充電只在小功率充電方面有一些國際標準,而針對電動汽車的大功率無線充電標準還處于空白。


  專家表示,我國應加快建立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標準。按照“統籌規(guī)劃、適度超前、分步實施、安全可靠”的原則,將無線充電設施的建設布點規(guī)劃與城市總體規(guī)劃進行技術銜接,并首先從公共交通領域入手。要求無線充電設施供應商、汽車生產商在充電接口、通信協議等方面的技術標準與之相適應,為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標準化建設奠定基礎。同時,要保證技術標準能適應多種類型蓄電池系統和適應各種電壓等級的能力,除保障電動公交充電使用外,還與各類電動汽車上的不同蓄電池系統實現充電特性匹配。(本報記者于大勇報道)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