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4000億投資難掩海綿城市資金缺口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6-08-05





  “下雨就澇,雨停就旱?!边@是目前中國多數城市建設結構的一個真實寫照。繼武漢連續(xù)大暴雨造成內澇后,連日來,河南、河北等地連降大雨,城市多個區(qū)域形成積水,部分地區(qū)最大降水達到600毫米以上,形成嚴重澇情。


  全國范圍內“城市看?!钡拿娣e再次擴大,海綿城市建設迫在眉睫。


  繼去年住建部推出16個海綿城市試點后,日前,包括北京、天津、大連等城市在內的14個城市已進入第二批試點名單。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住建部和財政部等部門正在加快海綿城市項目的推進進度,目前有超過一半工程已經動工。未來隨著30個試點城市項目的落成,“城市看?!庇型赏隆?/br>


  試點城市陸續(xù)開工


  作為首個縣級市試點城市,河北省遷安市的海綿城市日前已經開工,遷安市方面表示,預計工程將在今年10月份完工。


  根據記者獲悉的這份《遷安市海綿城市建設區(qū)專項規(guī)劃》顯示,其海綿城市建設主要按照“系統建設、分區(qū)實施、類型全面、重點突出、成效可見”的基本原則,共規(guī)劃面積達21.5平方公里。


  在海綿城市所規(guī)劃的示范區(qū)域內,實施建筑與小區(qū)、綠地與廣場、道路與管網、給水與污水處理、能力建設等5大類189項海綿工程,目前項目已開工74項,預計年內完工。


  北京清控人居環(huán)境研究院有限公司作為遷安海綿城市社會資本方,參與了項目的最終方案制定。


  在清控人居環(huán)境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文堂看來,遷安作為唯一一個縣級市入圍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其實施建筑與小區(qū)等前述五大類189項海綿工程,確保到2017年底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76%。項目建成后會成為北方地區(qū)可借鑒的海綿城市建設模板。


  據悉,成熟的海綿城市可以做到下雨時“吸”,干旱時“放”。但目前我國99%的城市還都是雨水快排模式,遠達不到海綿城市的標準。


  海綿城市,是指新一代城市的雨洪管理概念。通過一系列城市設施的建設與合理規(guī)劃,讓城市在適應環(huán)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稱為“水彈性城市”。


  潘文堂表示,海綿城市的功能主要是下雨時實現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但是目前國內海綿城市建設還處在起步階段。


  在此背景下,包括財政部、住建部等部門在內的多個部委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篩選海綿城市試點城市,并把其作為一項重要工程列入政府工作計劃。


  截至目前,包括北京、遷安、白城、鎮(zhèn)江、嘉興、池州、廈門等城市在內的海綿城市試點已經達到30個,未來通過海綿城市建設而改變城市功能將成為現實。


  北京大岳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永祥認為,建設海綿城市會對現有的地下管網進行大規(guī)模改造,海綿城市建設涉及到瀝青滲水以及公路地面滲水等功能,需要使用特別的水泥和磚面、滲水的瀝青等?!暗枪こ探ǔ尚枰欢ǖ臅r間,納入試點只是第一步,后續(xù)還需要各種配套措施來輔助,并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這一觀點和王家卓的調研結果相同。


  作為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水務分院資源能源所所長,王家卓公開表示,海綿城市是個系統工程,大部分城市試點建設規(guī)模僅二三十平方公里,第一年建設完成的區(qū)域基本都在幾平方公里,小規(guī)模的海綿城市建成區(qū)無法解決整體城市的內澇問題。


  根據國辦2015年發(fā)布的《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qū)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qū)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每年投資超4000億


  “政府試點海綿城市,重點要解決資金問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弊鳛檫w安市政府咨詢顧問,金永祥告訴記者。


  以遷安為例,項目啟動之初,中國農業(yè)銀行以年化收益率5.98%中標,目前已成功募集12億元建設資金。


  遷安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資金主要來源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已建成小區(qū)及綠地廣場的改造;二是PPP社會資本,主要用于公共建筑雨水綜合利用改造、道路與管網改造以及河道治理等系統性工程;三是開發(fā)商在新城區(qū)開發(fā)建設中的投入。


  數據顯示,遷安海綿城市21.5平方公里試點區(qū)域內,計劃總投資達33.98億元,如果從全國范圍看,其投資也不容小覷。


  來自住建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海綿城市建設每平方公里的投資約為1億~1.5億元。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30多個城市制定了“海綿城市”建設方案。


  根據券商機構的測算,按當前國家海綿城市的建設規(guī)劃,至2020年,全國658個城市建成區(qū)的20%以上面積需要達到設計標準,全國每年投資總額預計將超過4000億元。


  政策的支持,成為海綿城市迅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保障。


  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央財政對30個海綿城市試點名單給予專項資金補助。財政部數據顯示,目前直轄市按照每年6億元、省會城市每年5億元、其他城市每年4億元的標準進行補貼。


  在濟南為例,其官網信息顯示,濟南市于2015年至2017年共可獲得15億元中央補助資金。


  不過,對于龐大的資金缺口,中央專項補貼似乎也只是杯水車薪。金永祥認為,僅僅依靠政府投資或者財政補貼并不能實現海綿城市落地,這個過程需要社會資本參與,通過設立專項基金的方式來解決資金難題,成為試點城市政府采取的措施。


  轉自:中國經營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