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末,M2同比增長11.4%,比上月降低0.2個百分點;11月新增社會融資規(guī)模1.74萬億元,比上月增加8437億元;11月新增人民幣貨款7946億元,比上月增加1433億元。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李佩珈認為,我國目前處于非金融企業(yè)貸款增長乏力、居民部門杠桿居高難下的金融狀態(tài)。所以明年我國貨幣政策抑泡沫、防風險任務依然艱巨。
2017年美元繼續(xù)走強概率較大,全球流動性面臨拐點,將對中國基礎貨幣投放、國際收支、金融穩(wěn)定等產生較大沖擊,央行實施降準降息的概率減小。
社會融資規(guī)模超預期反彈,主要與票據、委托和信托貸款回暖有關。11月新增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1173億元,比上月大幅增加2976億元,其對當月新增社會融資規(guī)模的貢獻率(未貼現匯票增量/社融規(guī)模增量)為35.3%,是引起社會融資規(guī)模超預期反彈的最主要原因。人民幣貸款增加、委托和信托貸款回暖也是引起社會融資規(guī)模反彈的重要原因,其對當月新增社會融資規(guī)模反彈的貢獻率分別為29%、15%和13%。票據、委托和信托貸款回暖主要與前期出臺的監(jiān)管政策沖擊影響減弱、低基數效應等有關。
房地產調控存在“遲滯效應”,居民部門杠桿居高難下。11月新增居民部門貸款6796億元,比上月增加2465億元,其占當月新增貸款的比重為85.5%,比10月份上升19個百分點,這是引起11月新增貸款比上月回升的最主要原因。居民部門杠桿居高難下主要與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政策存在“遲滯效應”有關。前11個月,房地產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4.3%,增速比10月份下降2.5個百分點,這主要是上年同期基數較高導致的;11月當月商品房銷售面積與上月基本相當,并未明顯減少。
非金融企業(yè)貸款增長乏力,貸款需求不足和“年末因素”是重要原因。11月新增非金融企業(yè)貸款1656億元,與上月基本持平。非金融企業(yè)貸款增長乏力既與實體經濟亮點不多、企業(yè)投資意愿不足有關,也與“年末”往往是信貸投放淡季有關。2012~2015年,11月份月度新增非金融企業(yè)貸款規(guī)模平均約為4895億元,比年初8249億元的月度新增信貸規(guī)模明顯縮小。多種跡象表明,前者是更主要原因。央行發(fā)布的銀行家調查問卷顯示,9月份貸款需求指數為55.7%,為2004年發(fā)布數據以來的歷史最低值。
貨幣政策抑泡沫、防風險任務依然艱巨。居民部門貸款再度上升表明,在實體經濟增長動力不足背景下,個人仍有相當強的意愿進行房地產等資產配置,房價仍有非理性上漲的可能,房地產政策調控不能放松,貨幣政策仍需關注抑泡沫、防風險。2017年美元繼續(xù)走強概率較大,全球流動性面臨拐點,將對中國基礎貨幣投放、國際收支、金融穩(wěn)定等產生較大沖擊,央行實施降準降息的概率減小。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