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銷售企業(yè)密集掛牌產交所
近日北京、天津、江蘇等多地多家汽車銷售企業(yè)紛紛在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股權。記者了解到這是汽車銷售企業(yè)第一次密集掛牌產權市場。隨著汽車經銷商集團化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小型汽車經銷商的生存空間日益萎縮越來越多的企業(yè)處于虧損狀態(tài)選擇被兼并或破產成為它們的無奈之舉。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員部主任宋濤告訴記者未來幾年汽車流通行業(yè)兼并重組將會大大加快行業(yè)集中度也將大幅度提高。
經營不佳企業(yè)掛牌出讓
記者近日從北京產權交易所了解到國興汽車服務中心、北京起重機器廠、中服嘉運國際貿易公司分別將其持有的北京國服信汽車貿易公司51%股權、北京重型汽車制造廠宜昌銷售服務公司整體產權、天津中沃汽車貿易公司49%股權掛牌轉讓。
國服信公司企業(yè)財務報表披露公司2009年凈利潤為-13.4萬元2010年第一季度凈利潤為14.78萬元負債4470萬元經營狀況不佳。而后兩家汽車經銷商的日子更為艱難。公告顯示宜昌公司與天津中沃近兩年的凈利潤都為負值且一直處于負債中。
另來自天津產權交易中心的消息稱天津的另外兩家汽車經銷商天津辰豐汽車貿易有限公司70%股權、天津天保汽車銷售有限公司100%股權仍處于掛牌期還沒有摘牌者。
產權人士分析指出汽車流通企業(yè)在產權市場上密集掛牌實屬罕見。但從汽車流通行業(yè)的發(fā)展現狀來看這一現象不足為奇。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黎雪榮認為客觀上總經銷商或合資汽車生產廠商由外方控制銷售權在中國汽車流通市場上的強勢和行業(yè)性壟斷地位已經形成。國內眾多經銷商在諸如銷售條件、價格條件、車型選配等各方面毫無自主權經營基本上處于高投入、低回報狀態(tài)。據記者了解目前在中國約有超過3萬家經銷商多數經銷商財力薄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11%的經銷商有虧損風險。
宋濤分析說小規(guī)模尤其單店經營汽車銷售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會越來越弱經營前景不容樂觀。
記者從徐州產權交易中心、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了解到徐州嘉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30%國有股權、徐州潤東致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30%國有股權、四川攀鋼國際汽車貿易有限公司100%股權正處于掛牌中。另外上海大眾汽車安徽銷售服務有限公司50%國有股權、安徽奇瑞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部分子公司股權已分別在安徽產權交易中心與長江產權交易中心成交。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