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半月以來國際油價持續(xù)大漲,3月初成功突破100美元大關后繼續(xù)創(chuàng)出兩年半以來新高,而化工產品卻走出與油價背離的回調行情,油價風向標的作用在本輪行情中失效。國內高通脹下,國家頻頻出手,收緊流動性資金,打壓物價,終端市場也在資金、用工及成本壓力下,需求遲遲難以提升?;な袌鼍壓闻c國際原油背道而馳,化工市場此番弱勢行情又將如何演繹,中宇資訊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其中原委。
首先,國際油價持續(xù)上漲,卻難以引領化工市場。自2月下旬以來,國際油價持續(xù)高位攀升,但對于國內化工市場提振有限,各國為抑制通脹,相繼出手加息手段,資金流動性受阻,商品市場需求減弱,投資者逃離價位較高的商品市場,而化工市場在去年國慶節(jié)前后及春節(jié)前后行情持續(xù)上漲以來,市場已處于中高位水平,商家操作風險加大,不少資金撤離市場,商家入市意向大大降低。當前情況下,如果下游無實質性改善,化工市場泡沫將趨向破裂。
其次,成本轉嫁不暢,化工市場進退兩難。高油價下,基礎產品石腦油、乙烯、丙烯等產品價位持續(xù)高攀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化工市場受美元走軟引發(fā)的大宗商品上漲帶動,行情一路走高,其間雖有適度調整,但隨著兔年春節(jié)的到來,市場節(jié)日效應表現的淋漓盡致,春節(jié)之前備貨行情為節(jié)后夯實基礎,而節(jié)后高調開盤之后,化工市場一路進軍中高位水平,但終端抵觸下,化工產品成本難以順利傳導,化工品進退維谷。
再次,下游需求有限,供需決定市場。去年下半年以來,屢屢高升的CPI指數顯示著較高的通脹壓力,國內為抑制資金流動性,打壓物價,開啟加息周期并連續(xù)上調準備金率。截止目前,央行自2010年初緊縮周期以來的9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我國大型金融機構和中小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已分別高達20%和16.5%的歷史高位,同時國家繼續(xù)加大房地產調控力度,十二五計劃也將用工成本進一步加大,一系列抑制措施,令下游開工遲遲難以提升,而局部“用工荒”也加大其用工成本及開工提升,下游接貨能力有限,心態(tài)謹慎下,多按需采購,化工品成交遲遲難以放量。
綜合來看,化工市場市場經過前期持續(xù)上漲之后,目前處于回調之中,但整體處于中高位水平,商家入市積極性不高,炒作拉升難度較大,業(yè)者多以觀望徘徊為主,等待下游實質性需求的提升。
來源:中宇資訊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