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將分享更多機遇”——博鰲聚焦結構性改革的“中國實踐”
新華社海南博鰲3月26日電(記者柳昌林、王暉余、吳茂輝)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如何?將給世界帶來哪些機遇?在博鰲論壇這個國際性對話平臺上,結構性改革的“中國方案”和“中國實踐”引起國內外參會人士的廣泛關注。
中國有能力增加有效供給
2016年,中國開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年來,以“三去一降一補”為重點任務的改革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去年,中國退出鋼鐵產能6500萬噸以上、煤炭產能2.9億噸以上。中國的供給側改革的進展引起博鰲參會人士的廣泛關注。
“大家針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形成共識,只有改革才能獲取新動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從這個角度看,供給側改革的進展非常可喜。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認為,中國去年開始實行的“三去一降一補”政策,減少庫存和債務杠桿率,減少企業(yè)的運行成本,努力解決一些結構上的瓶頸問題。
中國經濟發(fā)展長期積累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結構性問題,面對消費結構升級的新要求,供給結構很不適應。
世貿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羅伯特·庫普曼說,全球需求自從金融危機后出現(xiàn)疲軟,中國由原來的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驅動,通過供給側改革轉向主要依靠內需。
“中國有能力進行這樣的轉變,因為中國的價值鏈在向上走,有能力生產高端制造業(yè)產品和高端的消費品。”伯特·庫普曼說。
今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國將再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淘汰、關停、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
同時重點消化三四線城市房地產的過量庫存,抑制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業(yè)杠桿率,減輕企業(yè)負擔等。
張燕生認為,今年的著力點跟去年有所變化。“去年在去產能方面比較強調政府的作用,今年比較強調市場、法治和改革的作用。”
供給側改革具有“中國特色”
近幾年來,推進結構性改革獲取新的發(fā)展動力成為各經濟體努力探尋的路徑。
周小川認為,就全球而言,都在從貨幣政策轉向財政政策再轉向結構改革,因為金融危機剛開始時,許多發(fā)達國家體的債務在GDP中占的比例相當高,后來主權債務又出現(xiàn)了問題。
“現(xiàn)在很多國家都還在復蘇的道路上,財政改革和結構性改革都有很多的空間,不應該過多地依賴貨幣政策,不需要‘直升機灑錢’。”周小川說。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李稻葵說,金融危機爆發(fā)以后,對于總需求的刺激政策相當于“開胃”,現(xiàn)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是增加活力,使得企業(yè)愿意投資、愿意開發(fā)新市場。
與會嘉賓認為,在結構性改革中,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西方的結構性改革不盡相同,具有“中國特色”。
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說,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中國出現(xiàn)了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他們需要更高質量的消費產品。但目前中國的產品不能完全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供給側的結構性問題和矛盾變得非常突出。
龍永圖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僅是要解決生產什么,更重要的是實現(xiàn)更加高效的生產,“路徑就是創(chuàng)新,因此中國把創(chuàng)新作為五大發(fā)展理念之首。”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任院長賈康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破了需求管理的局限性,但又不完全否定需求管理,“具有中國特色,是中國的抉擇,是中國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創(chuàng)新。”
李稻葵也認為,結構性減稅、“放管服”、國企改革等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措施與西方的供給改革并不相同。
探索解決共性問題的中國方案
全球低增長困境、復蘇乏力的癥結在于結構性改革遲緩。博鰲嘉賓認為,在這種背景下,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為其他經濟體提供借鑒和經驗。
針對產能過剩問題,林毅夫說,全球經濟從金融危機后到現(xiàn)在仍未實現(xiàn)復蘇,整體處于經濟放緩、需求疲軟的周期,在這個周期中出現(xiàn)了一些產能過剩的狀況。
與會人士認為,中國已經明確不會搞超強的經濟刺激,而是將重點放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有利于中國經濟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實現(xiàn)新躍升的中國經濟將繼續(xù)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
賈康說,G20杭州峰會取得的共識之一就是推進“結構性改革”,和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學理上是一個范疇。
“因此,中國供給側改革實際上已經得到很多國家的認同,大家的共識是全球改革要從提高供給側的質量入手。”賈康說,當然具體到各個經濟體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定制化”。
賈康認為,中國供給側改革將對世界經濟產生積極影響,為其他國家提供有益的借鑒,同時也促使中國經濟提質升級,讓世界分享更多中國機遇。
羅伯特·庫普曼說,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中國具備很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中國的高端制造業(yè)和高端服務業(yè)生產能力將進一步提升,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高端消費需求,這種調整將為中國和其他國家開辟新的貿易領域和渠道,國際貿易也能從中受益。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