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價改要讓消費者花錢更明白


作者:夏青    時間:2014-01-09





  “釋放改革紅利”的表態(tài)讓社會對2014年各領域的改革進程有了更多期待。從2013年的趨勢看,2014年資源價格改革將全面開花。成品油在市場化方面已經先行一步,業(yè)內專家對其進一步向市場化邁進表示期待。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成品油定價機制仍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調價的主體應該由有關部委變成“三桶油”。未來成品油是否調價的通知,應該由企業(yè)來發(fā)布,而不是國家發(fā)改委。

  不僅如此,還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在公平性、透明化、定價權方面,新機制也仍然有所欠缺,需要進一步完善。

  2013年3月26日,國家發(fā)改委披露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原本的22個工作日的調價周期縮短至10個工作日,取消了上下4%的幅度限制。同時規(guī)定當汽柴油的漲價或降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時,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新成品油定價機制運行不到一年,業(yè)內普遍認為,新機制下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油價接軌更緊密。

  金銀島成品油研究主管韓景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煉廠和主營的利潤得到鎖定,積極性更高。與此同時,由于投機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成本比較容易控制,加油站的日子也好過多了。而對于消費者來說,雖然波動頻繁,但波動幅度較小,更沒有以前"國際跌、國內漲"的不平衡感覺。

  但美中不足的是,當前的成品油價格仍然由國家發(fā)改委根據國際原油的變化進行調整,并沒有完全由市場供需決定價格。

  “調價機制就算靈活了不少,最終的決定權仍然不在競爭市場之中?!币晃粯I(yè)內研究員如是說。他認為,應該將定價權下放至企業(yè)。

  不過,當前成品油市場仍然是“三桶油”的天下。因此,業(yè)界對定價權下放也存在擔憂。實際上的壟斷局面可能會造成一旦國際油價一直處于上漲空間,油企很難割舍中游的利潤,將成品油的調價幅度壓低。

  此前,國家發(fā)改委價格司副巡視員郭劍英表示,國內的成品油,經過了2008年和2013年兩次重大改革,已實現和國際市場油價間接接軌,但國內成品油的生產經營體制還沒有實現充分的競爭,政府做一定的干預和控制也是必要的。隨著國內成品油市場經營體制的改革,特別是市場競爭的形成,成品油的價格可以完全放開交給市場。到那個時候,油價調整可能會更加頻繁,就像現在的股票市場一樣,隨著漲漲跌跌,成為大家一種習慣的狀態(tài)。

  實際上,更重要的是,新機制還存在不透明之處。以往掛靠參照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油價。此次根據國內原油進口結構變化,適當調整了掛靠油種,但掛靠的是哪個地區(qū)的油價卻沒有明言。此外,成品油的國內平均成本、稅收和合理利潤情況都沒有公開。

  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表示,中國成品油價格組成主要分為原油成本、物流成本、煉化成本、稅賦成本。但當前公眾視線主要集中于國內成品油與國際原油的聯(lián)動緊密性上,對于國內成品油的價格構成認識并不清晰,即社會注意力主要放在“調”上,而對于自身消費的成品油“價”不甚明了。

  張永浩認為,未來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必要更為明確的闡述價格構成,讓消費者買油錢花的更加明白。從改革的角度看,未來成品油消費稅或將由隱性征收改為顯性征收,征稅對象下移至終端消費環(huán)節(jié),“價內稅”改“價外稅”,剔除中間流通環(huán)節(jié)征稅,以達到降低企業(yè)成本,遏制企業(yè)加價行為,降低相關商品價位的目的。(本報記者 夏青)

來源:證券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