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不要總拿中國鋼鐵產能說事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6-10-17





  15年前,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但也留下一個“尾巴”,按照《中國加入WTO議定書》的第15條,WTO成員方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在針對從中國進口商品進行反傾銷調查過程中,允許使用“替代國”的數據進行反傾銷稅的計算。然而按照規(guī)定,“非市場經濟國家”相關條款到2016年12月11日之后就應當不復存在。雖然“落日條款”臨近,但一些歐美國家卻總不按規(guī)矩“出牌”,找出各種理由阻止“自動”給中國以市場經濟地位。


  西方國家對于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總想擁有“最終解釋權”,為此不惜生拉硬扯地拿全球鋼鐵產能過剩說事。2016年7月,美國負責貿易事務的外交官威爾森在WTO會議上稱:“毫無疑問,中國的市場改革沒有達到WTO成員方在中國加入WTO時的預期。”同時,威爾森強調說,“這一點在鋼鐵和鋁行業(yè)特別明顯,中國在這些行業(yè)無處不在的干預行為,已經導致全球供應產能嚴重過剩。”顯然,全球鋼鐵產能過剩似乎已經成為“山姆大叔”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擋箭牌。美國如此,歐洲國家亦如此。2016年5月,歐洲議會以546票贊成、26票反對和77票棄權通過決議,以中國不符合歐盟所設定的五個市場經濟認定標準為理由,強烈拒絕“單邊向中國在市場經濟地位上讓步”,而依據就是自從2008年中國進口商品蜂擁而入以來,歐洲鋼鐵工業(yè)已有超過8.5萬個工作崗位被裁撤。


  作為當今世界上的鋼鐵產銷大國,近期中國鋼鐵產品遇到的貿易摩擦越來越多。從2016年來看,歐美國家針對中國鋼鐵產品發(fā)起的貿易救濟依然下手很重,美方不僅連續(xù)對中國輸美不銹鋼、冷軋板、耐腐蝕板和碳合金鋼定尺板等鋼鐵產品裁定高稅,而且還對寶鋼、首鋼、武鋼、鞍鋼等中國鋼鐵企業(yè)及其美國分公司共計40家企業(yè)在美銷售的碳鋼與合金鋼產品發(fā)起“337調查”。歐盟更是宣布對產自中國的厚鋼板最高征73.7%的關稅;對產自中國的熱軋鋼捲課收最高22.6%的關稅。


  在解決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問題上,中國不僅態(tài)度積極,行動上更是毫不手軟。目前,中國正在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鋼鐵行業(yè)的去產能可以說是重中之重。根據2016年2月1日國務院出臺的《關于鋼鐵行業(yè)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fā)展的意見》,各地區(qū)、各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備案新增產能的鋼鐵項目。同時,鼓勵企業(yè)通過主動壓減、兼并重組、轉型轉產、搬遷改造、國際產能合作等途徑,退出部分鋼鐵產能。中國從2016年開始要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至1.5億噸。


  毋庸置疑,鋼鐵行業(yè)的“去產能”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部門的強力推進,但我們反對將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與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問題生拉硬扯。某些西方國家對于市場經濟的準繩似乎如“橡皮筋”一般,可長可短。一方面熱衷于耀武揚威地行使一下“最終解釋權”,另一方面這些國家在行使“最終解釋權”過程中卻因選錯了全球鋼鐵產能過剩這個“道具”而出現“穿幫”。


  眾所周知,現階段全球鋼鐵工業(yè)出現產能過剩的原因很多,僅僅指望中國壓縮鋼鐵工業(yè)過剩產能是遠遠不夠的。


  對于市場經濟地位與全球鋼鐵產能過剩這兩個看似有些棘手的問題,如果認為一定需要有“最終解釋權”這個說法,那么權威性“解釋”只能由相關國家通過相互磋商來共同做出,而不是僅由少數歐美國家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妄加“最終解釋”。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