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造車不是資本游戲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作者:譚浩俊    時間:2017-01-03





  中信通訊也要造車了,而且十分自信地認為,未來的汽車就是帶著四個輪子的智能手機,運輸系統(tǒng)會融入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物聯(lián)網,包括大數據、云計算都會進行無縫融合。而這一切,恰恰也是中信通訊的優(yōu)勢。


  一段時間以來,包括百度、阿里、騰訊、格力等在內的國內知名企業(yè),紛紛宣布跨界進軍汽車產業(yè),加上此前高調進入汽車領域的樂視,汽車行業(yè)已成為資本博弈的新天地。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宣布進軍汽車行業(yè)的企業(yè),大多是在資本市場玩得風生水起的企業(yè)。而也有一些沒有進入資本市場的企業(yè),則繼續(xù)干著自己的“老本行”。


  眾所周知,造汽車不只是投入大,技術門檻也較高。因為目前資本追逐的“汽車夢”,是無人駕駛汽車、新能源汽車等技術要求相對較高的行當。如果沒有足夠的技術做支撐,縱然能夠進入,也很難造出真正符合技術的產品。


  進一步講,即便產品能生產出來,不一定就能有市場競爭力,就能被市場廣泛接受。更多情況下,需要擁有比別人更強的技術和工藝,有對市場的充分了解,才有可能獲得成功。為什么光伏、風電領域出現了那么多失敗的例子?原因就在于,絕大多數是有錢任性、盲目跟風,而對行業(yè)缺乏足夠的認識。


  為什么門檻這么高的行業(yè),資本仍然會蜂擁而至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少企業(yè)顯然不需要用自己太多的錢,只要把概念叫響,就有投資者來買單,由投資者來為企業(yè)的冒險出錢出力,自然也就不會太過講究到底有沒有能力造車了。


  我們并不反對跨界投資,也不反對資本參與到一些熱門的行業(yè)和領域。前提是,必須要對市場前景以及自身條件進行充分評估,而不是頭腦發(fā)熱。如果僅僅是為了在資本市場做概念,則必然會受到限制和約束。因為,如果玩概念的企業(yè)多了,對資本市場的不利影響是非常大的,對投資者的信心也會產生一定沖擊。為什么國外只有蘋果、谷歌等少數幾家企業(yè)跨界進軍汽車領域,其中不乏投資謹慎、市場成熟等因素。


  宣布進軍汽車領域的企業(yè),大多是資本市場的高手,擁有極強的資本市場運作能力。如果投資失敗,不僅會影響資本市場,其對汽車行業(yè)的不利影響也是應該認真考量的。正如上文所言,汽車行業(yè)是一個需要大投入的行業(yè),需要的是核心技術、核心競爭力。跨界投資造車的項目那么多,很可能會出現魚目混珠的現象,這對于那些真正從事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和研發(fā)的企業(yè)來講也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事實上,汽車是不好玩的,這些投資汽車的企業(yè),真正的目的可能還停留在只是想玩轉資本市場的層面,而在資本退潮后,或許留下的又是“一地雞毛”。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