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放開天然氣價格宜早不宜遲


作者:彭源長    時間:2013-11-08





  都是霧霾惹的禍。

  繼10月中旬發(fā)出天然氣保供文件、專門召開保供會議后,11月3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又連發(fā)兩道 “緊急”、“補充”通知,關鍵詞均指向“煤改氣”。文件中,“有序實施煤改氣”、“不能一哄而上”的表述赫然在列。措辭之峻急,足見今冬天然氣供需形勢之緊張。

  2013年,一場看似突如其來的霧霾,把煤炭這個 “黑粗漢”推到風口浪尖的同時,也把天然氣這個“嬌羞娘”逼到了臺前,拉進聚光燈下。一時間,“以氣代煤”、“煤改氣”,成為中央部門和各地治霾首選動作。

  就在以發(fā)展改革委為代表的保供部門眉頭緊鎖的同時,11月1日,環(huán)保部“不厭其煩”的通知還在強調,進入采暖期后,“各地應積極推進集中供熱、煤改氣、煤改電工程建設,加快淘汰燃煤小鍋爐”。

  同為中央部門,一邊廂為治霾,頻頻要需求;一邊廂為保供,連連發(fā)警告。如何是好?筆者認為,兩項工作都事關重大,迫在眉睫。供需緊張在所難免的情況下,民生用氣當然是首保對象,必須通過包括行政手段在內的措施,予以確保。此為燃眉之急。

  其次,則必須順應供需形勢,進一步放開管制仍然過多的天然氣價格,讓價格反映供需,并管理供需。此為長久之計。

  殷鑒不遠。人為的價格干預管制,往往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專家分析,美國70年代的石油危機,“石油禁運”只是表面誘因,深層原因則是政府部門失當?shù)膬r格管制。在天然氣上,美國犯過同樣的錯誤,曾因價格管制過多導致供需緊張。在更多發(fā)揮價格信號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后,天然氣供需形勢才迅速趨緩,最終價格也得以下降。

  今年,我國就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實施了重大的基于市場導向的改革,天然氣價格水平有所上升。但是,這還不夠。天然氣價格仍不足以反映其供需形勢和環(huán)境價值,和國際水平也存在較大差距。媒體報道,由于進口氣價格倒掛,中石油前三季度銷售進口天然氣凈虧損數(shù)百億元。在國際天然氣資源豐富、供需形勢緩和的情況下,“價格倒掛”無異于在國際資源利用上自廢武功。

  進一步放開天然氣價格勢在必行。只有這樣,該來的天然氣才會來———國內資源開發(fā)會有更多投入,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液化  天然氣船也才可能改變航向;同時,該用的天然氣才會用———人民群眾、企業(yè)和各地會更加珍惜寶貴資源,將好鋼用在刀刃上。嚴峻的供需形勢已經明白無誤地為價格調整發(fā)出了強烈的信號,這種情況下仍然按兵不動,不論何種特殊原因,都讓人費解。

  事實上,目前應該是天然氣價格調整的好時機。一方面,國際上尚處于經濟危機的恢復階段,總需求不足,需求和價格壓力都比較小。另一方面,國內加大了結構調整和經濟升級力度,物價穩(wěn)定在合理區(qū)間,有承受能源價格改革的空間。特別是,目前天然氣只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5%左右,天然氣價格調整不會影響經濟社會大局。

  早改早主動。如果等到天然氣利用規(guī)模劇烈增長后,由于價格不順,不但可能帶來巨大的尋租成本和補貼壓力,更將導致未來價格調整面臨更大困難。此外,經過漫長的經濟低谷期后,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必將在不遠的將來迎來新一輪繁榮,那時候天然氣供需形勢和價格水平必將不同于今日。面對未來如此眾多不確定的因素,和唯一確定的天然氣剛性需求,進一步放開天然氣價格著實宜早不宜遲。(記者 彭源長)

來源:中電新聞網(wǎng)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