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國土資源部將聯(lián)合財政部共同展開土地出讓收支管理調研,拉開地方政府土地財政改革的大幕。
國務院日前發(fā)出了關于土地出讓收支管理的要求,國土資源部已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將其細化成調研方案。
中國土地勘測規(guī)劃院地政研究中心一位人士表示,調研主要是摸清地方土地出讓收入真實情況,土地出讓收入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土地出讓金如何使用的問題。
由于此次調研具有國務院要求改革土地出讓金管理制度的背景,引起地方政府高度關注。
江蘇省某市城投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地方土地出讓金已經承擔了太多責任,大部分地方政府的民生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均由土地出讓金來承擔或擔保。今年又增加了保障房建設和水利設施建設各提取土地出讓金純收益10%的任務。該人士以“不堪重負”來形容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的使用情況。
土地出讓金霧里看花
此次摸底調研,就是要盤查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支賬單
保障房建設需要錢,水利設施建設需要錢,城市建設需要錢,而這些錢都需要從土地出讓金中出。
怎么切分土地出讓金這塊蛋糕,讓地方政府頗費思量。
擔任多個城市開發(fā)顧問的北京大岳咨詢公司總監(jiān)李偉表示,盡管很多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設資金缺口較大,但從此前審計署等部門的調研結果來看,很多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金提取比例沒有達到10%。
根據(jù)住建部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11年全國保障性安居工程計劃建設1000萬套,投資1.3萬億元左右,其中5000億元由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其余的需要銀行信貸、開發(fā)商等民間資金的集體參與。
據(jù)《政府工作報告》,2011年中央財政中保障性住房的補助資金為1030億元。也就是說,地方財政需出資4000億元左右。按照去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2.7萬億元國土部口徑計算,今年保障房建設可從土地出讓金中吸納2700億元的資金,再加上幾百億元的公積金收益入賬,地方財政承擔的保障房資金投入似乎并非如此艱難。
不過,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表示,關鍵是地方政府該用的資金有沒有足額用上,比如土地出讓凈收益和公積金收益的劃撥。
4月份剛剛完成地方督察的國務院房地產調控督察組在調研報告當中,就反映了部分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設資金和土地供應落實不到位的問題。
據(jù)接近財政部的人士介紹,財政部和國土部此次摸底調研,就是要盤查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支賬單,例如有沒有足額劃撥10%資金至保障房建設。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表示,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支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屢創(chuàng)新高,2010年,全國土地收入達到2.7萬億,同比增長106%;另一方面,巨額的土地出讓收入無法足額劃撥至保障房建設領域。除了保障房建設需要從土地出讓金中獲得資金支持外,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規(guī)定,地方還要從土地出讓金中提取另一個“10%”保障水利設施建設。
劉尚希表示,若要保證地方政府落實這些政策,就必須對土地出讓金管理制度“動手術”。前述江蘇某市城投公司負責人表示,如果不改革分稅制現(xiàn)存的問題,解決中央和地方事權財權不匹配的問題,僅向地方政府“開刀”,要求地方政府上繳或者重新分配土地出讓金,并不能根本解決保障房等建設項目的資金缺口。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