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一代宗師”去世,居功至偉,但網絡熱度竟幾近為零!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17-08-28






國際著名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柯俊8月8日7時29分在京逝世,享年101歲。

“鋼鐵科學與技術的集大成者”“中國電子顯微鏡事業(yè)的先驅者”“中國冶金史研究的開拓者”“我國金屬物理專業(yè)的奠基人”“新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這所有的榮譽和稱號,都屬于同一個人——柯俊。

國際同行稱他為貝茵體先生(Mr.Bain),因為他首次發(fā)現貝茵體切變機制,是貝茵體切變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

 

 

圖片來源:光明網

柯俊博士畢業(yè)后,取得伯明翰大學的終身教職。

新中國成立后,他毅然決定回到祖國。

他向挽留他的外國朋友說:“我來自東方,那里有成千上萬的人民在饑餓線上掙扎,一噸鋼在那里的作用,遠遠超過一噸鋼在英美的作用。盡管生活條件遠遠比不過英國和美國,但是物質生活并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重要的。”

心中裝著祖國,裝著人民,而絲毫不考慮自己的生活條件。這種愛國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今人學習?

但現在,不少人更關注的卻是各種花邊新聞。而對國家有著巨大貢獻、曾被譽為世界級“一代宗師”的柯俊院士逝世卻鮮為人知,熱度幾乎為零。

一篇《娛樂圈又一對低調情侶疑分手》,評論幾分鐘就過了1000條。

同一新聞平臺——

8月9日發(fā)出《“貝茵體先生”柯俊逝世,走完百年鋼鐵人生》,十幾天過去,評論量為0!

8月15日發(fā)出《為柯俊先生獻花,道一聲“柯老,您一路走好”》,幾天過去,評論量為0!

8月20日發(fā)出《沉痛悼念材料大師,柯俊院士》,幾天過去,評論量為0!

很多新聞平臺、很多網友,對知名、不知名的娛樂明星關注太多,對默默奉獻的科學家關注太少,甚至對改寫中國科技實力、讓中國贏得世界尊重的大牌科學家,都關注太少!

不禁讓人感嘆,曾為國作出貢獻、讓中國科技走上一個新高峰的知名院士,其一生的榮耀竟然不如一些娛樂圈人物的緋聞。

 

 

圖片來源:光明網

據報道,柯俊院士生前留有遺言,軀體捐贈給母校武漢大學用于醫(yī)學研究。

柯俊院士,一輩子為了祖國、人民活著。

拋棄優(yōu)越的生活、科研環(huán)境回國,是為了祖國和人民。去世了,還要用自己的遺體,為深愛的祖國和人民盡最后一份力!

在最美最安靜的地方展示生命的意義,101歲的柯俊先生沒有離開這個世界,他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

柯俊院士的一生,可以說是光芒四射的一生,是為國為民奮斗的一生。

1951年,柯俊院士在鋼中首次發(fā)現“貝茵體切變機制”,面對著巨大的誘惑,他謝絕美、德等國邀請,利用這項技術為中國發(fā)展了高強度、高韌性貝茵體結構用鋼,可以說是為我國科技進步走出了重要的一步。如果沒有像柯俊院士等老前輩的篳路藍縷,我們今天眾多領域需要的冶金材料、新材料,或許無從談起。

除了科學成就,柯俊院士還可謂“桃李滿天下”。北科大科技史與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潛偉是柯院士的“親學生”。在他的記憶里,柯俊院士總是保持著紳士風度,永遠衣著得體。

 

 

潛偉。圖片來源: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

讓潛偉印象最深的是柯俊院士指導他修改論文的過程,從初稿到成稿,足足改了7次!

就在答辯的前一天,柯俊院士還發(fā)現了論文的幾處小錯誤,特地打電話叮囑。

但在嚴謹的教學生活之外,柯俊院士卻是個隨和溫厚的老人。

原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副秘書長褚幼義曾與柯俊院士共事,他說:“(柯俊院士)很愿意和學生交流,為人非常隨和。我時常到家中請教,每次離開,柯先生都要送到門口。”

有一次,在柯俊院士百歲壽誕時,褚幼義到他家里拜訪。臨別時,已經百歲高齡的柯俊院士依舊堅持起身相送。

這一切,無不是柯俊院士一生的貢獻

        國家從來不會忘記為祖國做出卓越貢獻的人,那我們便更加不該忘記。
 
  曾經,我們耳熟能詳的是錢學森、鄧稼先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隱姓埋名而感動。那時的我們,夢想是長大之后當一名科學家,立志好好學習,學成報國!
 
  而現在,很多人卻對黃大年、柯俊、朱英國等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一無所知,甚至連他們去世都沒有引起絲毫在意!
 
  曾經,我們在聽到國家的核彈爆炸、衛(wèi)星升空的時候,是何等的驕傲和歡騰。
 
  現在,很多媒體對明星緋聞鋪天蓋報道,卻忽視了諸多科研項目的重大突破。
 
  要知道,百年前的恥辱,是靠無數仁人志士的鮮血洗刷干凈的!這一切,我們作為后人,都不應該忘記。因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無數個如柯俊一樣的科學家、建設者們的默默奉獻!
 
  今天,便讓我們盡綿薄之力,緬懷他們。
 
  科學家不會主動宣傳自己,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他們和他們做出的貢獻!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國家柱石和民族脊梁!
 
  科學家不會主動宣傳自己,但是我們不能少了對他們的致敬!同意的點贊致敬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朗讀者》第一季收官 240篇"10萬+"熱度不止在熒屏

    “有人說,青春是那么美好,唯一的缺點就是消逝得太快,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正因為如此,我們更需要拼勁全力,好好生活。感謝收看《朗讀者》,明年再見?!闭f完這段告別詞,主持人董卿轉身離開,舞臺上大門也緩緩關閉……
    2017-05-08
  • 這一代“傳統(tǒng)派”藝術大家證明了中國畫是進步的

    這一代“傳統(tǒng)派”藝術大家證明了中國畫是進步的

    今年適逢潘天壽誕辰120周年。包括于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大型學術展覽、于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紀念座談會等一系列紀念活動陸續(xù)在北京、杭州、寧海等地展開,回顧潘天壽先生的藝術貢獻、文化貢獻、教育貢獻。在專家學者看來,以如...
    2017-08-29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