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春秋——南越國時期文字文物特展”日前在廣東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區(qū)展出。此次展覽由南越王博物院(西漢南越國史研究中心)主辦,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協(xié)辦,展出文物240件(套),其中帶字文物140件(套),特別是南越木簡為出土以來首次公開展出。
南越國是秦末至西漢時期位于中國嶺南地區(qū)的一個政權,由趙佗建立,定都番禺(今廣州)。展覽分為“帝國南隅”“宅茲番禺”“煙火人間”“書同華夏”4個部分,從南越國制度、都城營建、生產生活、華夏一統(tǒng)等方面講述古代嶺南故事,對探索2000多年前社會生活細節(jié)、了解南越國與中原王朝的密切聯(lián)系、認識嶺南地區(qū)融入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展覽主要展示南越國宮署遺址和南越文王墓出土的帶字文物,兼有嶺南地區(qū)同時期的相關考古發(fā)現(xiàn)。其載體有青銅器、陶器、漆器、木簡等,書寫方式有印、戳、刻劃、墨書等,文字內容涵蓋地名、紀年、宮室名稱、官職人名、刑律稅法、農耕養(yǎng)殖、祭禮戰(zhàn)事等。
以南越文王墓出土的“長樂宮器”陶甕為例,漢代人習慣在器物上戳印宮室名稱,以示其所屬。歷史文獻記載,“長樂宮”為漢長安城內的宮殿建筑,但這件陶甕為南越文化特有器型,其紋飾也體現(xiàn)出顯著的南方風格,應為本地燒造。故此“長樂宮”應是南越國自建的宮殿,表明南越國效仿中原王朝進行宮室營建和命名。
2004年,考古人員在南越國曲流石渠遺跡西北處一口滲水井內,清理出一批南越國木簡。木簡共計百余枚,字數逾千,內容涉及職官、管理、刑法、賦稅、養(yǎng)殖、飲食、從軍等方面。據考證,木簡屬于南越國早期、趙佗在位前期,時間上早于《淮南子》《史記》,是目前南越國最早的出土文獻,對于研究南越國及嶺南早期開發(fā)的歷史具有很高的價值,被譽為“嶺南第一簡”。
此次展覽是南越木簡出土后首次以原件公開展出。展示的30件木簡中,有的記錄了宮中御苑種植棗樹之事,有的記錄稅收、刑罰、戰(zhàn)事等,內容相當豐富,展現(xiàn)了當時王宮御苑中的歷史細節(jié)。其中一枚簡文為“張成故公主誕舍人廿六年七月屬將常使□□□蕃禺人”。通過此簡的“廿六年”能判斷其記錄之事發(fā)生在趙佗在位二十六年。簡文中的“公主誕”,應為趙佗之女趙誕,這在《史記》《漢書》等傳世文獻中未見記載,補充了歷史文獻記錄的不足,對了解南越王室成員及其屬官、權力地位等具有重要意義。
秦滅六國,兼并嶺南,行郡縣制,嶺南地區(qū)首次被納入中央政權管轄,隨之而來的是中原文化在嶺南的廣泛傳播。趙佗建立南越國后,推行“和輯百越”的民族政策,加快了漢越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留存在出土文物中的一個印記就是中原漢字的流行。此次展覽將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文字瓦當與同時期中原地區(qū)、閩越地區(qū)的文字瓦當照片以及南越國滅亡后東漢時期嶺南地區(qū)的文字瓦當進行對比,從字形、吉語、表現(xiàn)形式等方面,體現(xiàn)了嶺南對中原漢文化的認同,反映了嶺南文化吸收漢文化后的發(fā)展演變。
轉自: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