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非遺保護和發(fā)展提供強有力法治保障

    為非遺保護和發(fā)展提供強有力法治保障

    只有多渠道探索、全方位保護、創(chuàng)新非遺保護傳承方式方法,增強年輕人對傳承保護非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才能不斷提升非遺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弘揚中國文化,傳播中國價值
    2019-01-15
  • 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揭曉 馮驥才談非遺保護

    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揭曉 馮驥才談非遺保護

    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13日在北京揭曉。馮驥才、夏菊花、蔡正仁、連麗如、甘而可、田青、王秀英、季海波、姚惠芬、楊昌芹等10人當選。另有20人被推選為2018“中國非遺年度提名人物”。
    2019-01-14
  • 歷代帝王廟今年將啟動文物大修

    歷代帝王廟今年將啟動文物大修

    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歷代帝王廟今年將啟動15年來的首次大規(guī)模修繕。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西城區(qū)獲悉,歷代帝王廟修繕方案已獲批復,目前閉館準備修繕,預計今年上半年進場施工,2020年修繕完成后重新開放。
    2019-01-11
  • 故宮緣何變得如此年輕?

    故宮緣何變得如此年輕?

    “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其最終的落腳點,都是千千萬萬今人與后人,我們“交給下一個600年”的是一堆冰冷的文物,還是一個涌動著鮮活生命力的文化存在?這是值得思考的重大問題
    2019-01-10
  • 勝利電影院將變身非遺劇院

    勝利電影院將變身非遺劇院

    坐落在西四的勝利電影院,將變身本市第一家非遺劇院。這是記者昨天從西城區(qū)了解到的。
    2019-01-10
  • 從這個4000多年前的洞里能“掏”出啥

    從這個4000多年前的洞里能“掏”出啥

    日前,考古學家在西藏阿里發(fā)現了青藏高原科學考古迄今為止發(fā)掘的首個史前洞穴遺址——梅龍達普洞穴遺址,遺址位于阿里地區(qū)革吉縣,海拔約4600米,由一字排開的兩個獨立洞穴組成,其中一處洞穴面積1000余平方米,另一處約250平方米。
    2019-01-10
  • 互聯(lián)網讓文物

    互聯(lián)網讓文物"活起來" 挖掘文物背后故事

    如今,各個傳統(tǒng)領域憑借著“+互聯(lián)網”或被“互聯(lián)網+”,紛紛迎來了自己的“新生”。博物館也不例外。一直以來,“如何讓年輕人對文物感興趣”,是困擾著全世界博物館的難題。如今,借助互聯(lián)網的力量,曾經看上去嚴肅沉悶的“國...
    2019-01-07
  • 14個案例 750余件文物 全國打擊文物犯罪成果展在國博開幕

    14個案例 750余件文物 全國打擊文物犯罪成果展在國博開幕

    14個重點文物犯罪案例,精選 750余件公安機關追繳和考古搶救性發(fā)掘出土的文物珍品,其中165件已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26日,由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文物局主辦的“眾志成城 守護文明——全國打擊防范...
    2018-12-28
  • 敦煌莫高窟將推出6種參觀“套餐”

    敦煌莫高窟將推出6種參觀“套餐”

    明年4月1日起,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將推出6種參觀“套餐”,滿足不同游客的個性化需求。
    2018-12-26
  • 年參觀人數近10億 中國博物館如何激發(fā)內生動力

    年參觀人數近10億 中國博物館如何激發(fā)內生動力

    在國家文物局25日召開的全國博物館工作座談會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表示,當前,博物館行業(yè)在發(fā)展定位、體系布局、功能發(fā)揮、體制機制等方面存在困難和問題,需要對癥下藥、分類施策,激發(fā)博物館內生動力,推動博物館高質量...
    2018-12-26
  • 合作考古走進24個國家和地區(qū) 推動中國考古“走出去”

    合作考古走進24個國家和地區(qū) 推動中國考古“走出去”

    “據初步統(tǒng)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國內近30家各類機構開展中外合作考古項目40項,涉及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的24個國家和地區(qū),與30余家國外科研機構、博物館、大學、基金會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2018-12-24
  • 單霽翔: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推動者

    單霽翔: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推動者

    這天,故宮博物院迎來了北京市中小學校的300多名師生。孩子們用各式各樣的表演形式表達他們對故宮文化的理解、對傳統(tǒng)文化遺產的傳承。
    2018-12-19
  • 40年 從自覺到自信 非遺為民族立魂 為生活點睛

    40年 從自覺到自信 非遺為民族立魂 為生活點睛

    改革開放給中國社會和經濟發(fā)展帶來了蓬勃生機,也為非遺保護傳承提供了難得機遇和良好條件。改革開放40年來,從以民俗、民族民間文化為重點的記錄、保護,到非遺保護體系的全面建立,再到非遺傳承發(fā)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非...
    2018-12-17
  • 圓明園青銅虎鎣回國入住國博

    圓明園青銅虎鎣回國入住國博

    幾經波折后,流失海外百余年的圓明園青銅“虎鎣”終于重回祖國懷抱。昨天,這件西周晚期文物正式入藏國家博物館。國博透露,將對“虎鎣”妥善保管,并做好展陳工作,使其發(fā)揮更大作用。
    2018-12-1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