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守護認領”讓文物也“老有所依”


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   時間:2018-09-05





  據(jù)統(tǒng)計,我國僅不可移動文物就有76萬處,而散落在各地、未登記在冊卻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價值的文物更是難以計數(shù)。文物保護的復雜情況,需要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在這方面,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qū)進行的探索取得頗多成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和好評。當?shù)赝瞥龅?ldquo;文物守護認領”模式,近日獲得了2018年福建省志愿服務項目優(yōu)秀項目榮譽(9月4日新華網(wǎng))。


  文物有可移動文物與不可移動文物之分,從保護的角度來說,可移動文物可以被安置、收藏在各種博物館、文化館等特定場所,然后配備專門的人員、設施等進行妥善的保護。而對于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才是難點所在。盡管我們有專門的文物保護部門,但限于資金、人力等各方面的原因,不可能一天24小時盯著這些散落在各地的人文古跡、歷史建筑等不可移動文物。所以,相比于可移動文物的保護,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工作顯得難度更大,也更加迫切。


  廈門市思明區(qū)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上進行的積極探索,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肯定。所謂“文物守護認領”,就是把那些亟須保護的不可移動文物列出一個名單,然后招募喜歡傳統(tǒng)文化,同時也有志于文物古跡、歷史建筑保護的市民群眾,以志愿者的身份來對這些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守護式認領”。按照當?shù)匚捏w出版局的規(guī)定,認領文物的志愿者,每個月要對認領守護的文物點進行兩次以上的巡查,并及時做好記錄和反饋,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認領的文物有什么異常,馬上向當?shù)叵嚓P部門進行上報。


  不難看出,“文物守護認領”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充分調動群眾的力量參與對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工作,彌補了政府有關部門在資金、人力等方面的不足,最終目的是讓這些不可移動文物得到更好的保護,讓這些擁有幾百幾千年歲月的歷史建筑“老有所依”。而對于參與認領守護文化的市民群眾來說,不但為自己喜歡的文物古跡、傳統(tǒng)文化作出了屬于自己的貢獻,同時通過參加相關部門的培訓,聽取專家學者關于這些文物歷史價值、文化內涵的講解,也有了屬于自己的獨特收獲,同時還傳承了傳統(tǒng)文化。


  正如很多參與當?shù)夭豢梢苿游奈?ldquo;守護認領”的志愿者所說的那樣,不用拿出專門的時間和精力,只需要在每天早晨跑步、遛彎、鍛煉的時候,就可以圍著自己認領的文物古跡、建筑轉上幾圈,完成自己的守護任務。而每逢節(jié)假日,一家人還可以帶著孩子前來參與古建筑附近的衛(wèi)生清潔、建筑守護工作,既可以增加孩子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人文歷史的了解,也能培養(yǎng)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同時還可以增強孩子對自己參與文物保護工作的自豪感,收獲多多,也獲益多多。


  全國范圍內僅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就有76萬處之多,而散落在各地、未登記在冊卻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價值的文物更是難以計數(shù),所以單純依靠政府的力量,是很難把它們都納入保護之中的,發(fā)動群眾的力量參與對文物的保護,就顯得很有必要。這種“文物守護認領”,無疑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原標題:“文物守護認領”讓文物也“老有所依”


  轉自:檢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古絲路第一橋遭非法開挖文物裸露在外

    古絲路第一橋遭非法開挖文物裸露在外

    被考據(jù)為古絲綢之路第一橋的廚城門一號橋遺址遭非法開挖破壞嚴重,在案發(fā)一年后現(xiàn)場仍有橋樁等珍貴文物裸露,遭受二次傷害。近日,陜西省西安市檢察機關向相關職能部門發(fā)出訴前檢察建議,要求加強對古建遺址保護區(qū)城市建設用地...
    2018-05-07
  • 國家文物局:加強文物進出境審核與被盜文物查驗

    國家文物局:加強文物進出境審核與被盜文物查驗

    一方面,國內盜竊盜掘文物活動屢有發(fā)生,個別不法分子試圖通過將文物走私出境再申請辦理臨時進境登記的方式,掩蓋被盜文物和出土文物的非法性質;另一方面,國際文化文物交流更加頻繁,申請辦理臨時進境登記的外國文物數(shù)量持續(xù)...
    2018-05-08
  • 評論:文物資產(chǎn)化須堅守“保護第一”原則

    評論:文物資產(chǎn)化須堅守“保護第一”原則

    近期,有關文物該不該“資產(chǎn)化”的話題可謂針尖對麥芒,在業(yè)界和輿論場引發(fā)諸多熱議。4月3日,《中國文物報》刊發(fā)《不可移動文物——從資源到資產(chǎn)》署名文章,強調促進不可移動文物資產(chǎn)化已勢在必行;在5月4日,該報刊載另一篇...
    2018-05-09
  • 專家學者熱議“超連”博物館:連接,讓文物活起來

    專家學者熱議“超連”博物館:連接,讓文物活起來

    將近20年前的世紀之交,網(wǎng)絡技術已經(jīng)露出崢嶸之角,這一新技術可能給信息交流乃至社會文化帶來的變化既令人憧憬,又夾雜著不確定性。術語“超連”就這樣應運而生。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借用“超連”作為主題詞,提出新方法和新公...
    2018-05-16
?

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