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身為難民,他們也要閱讀,他們的故事也要為世界所知


來源: 澎湃新聞   作者:羅昕    時間:2017-08-07





       很難想象,難民營里除了恐懼和悲傷,還能有一絲溫暖。
 
       據(jù)英國《衛(wèi)報》8月6日報道,希臘難民營的志愿者勞拉(Laura Samira Naude)和埃絲特(Esther ten Zijthoff)意識到難民除了食物和庇護還需要更多東西:他們想學習,想工作并尋求一份安身立命感。于是,兩人決定為這些難民開一間移動圖書館。
 
       勞拉與埃絲特在倫敦和比利時的朋友做了籌款,并改造了一輛舊面包車、接了網(wǎng),再把車開到希臘。隨后她們忙于尋求各類書籍,收集到的書有阿拉伯語、庫爾德語、波斯文、法文、希臘文、英文等各種版本,慢慢地也將車里的書架填滿了?,F(xiàn)在她們共有大約1300本書。
 
       這樣一間移動圖書館平均每周接待約115位讀者。到目前為止,她們已經(jīng)借出了904本書。埃絲特表示:“我們也在途中丟失了不少書,這不可避免。而且有時,我們會讓借閱者留下一些書,特別是語言學習類的書,然后我們再復印這些書以跟上大家的需求。”
 
       一般借閱者要么坐車里,要么坐車外的長椅上。埃絲特說:“塞薩洛尼基的冬天很冷,有時面包車里比帳篷暖和, 人們進來只是為了取暖。”
 
       這輛面包車也經(jīng)常因為被認為是聚會車而遇到麻煩, 但勞拉與埃絲特努力保證大家閱讀時的平和環(huán)境。當當局不允許移動圖書館進入難民營時, 她們會把車停在外面。盡管她們經(jīng)常在還沒遇到警告的情況下就被關(guān)了,但那些來到圖書館的人們顯然很喜歡它:孩子們說這里像家一樣;一位敘利亞經(jīng)濟學教授在這把自己的作品翻譯成英文;年輕的阿富汗人熱衷于在這學習英語;甚至有離開營地的人捐出了自己的書。
 
       在幾個志愿者的幫助下,勞拉與埃絲特為移動圖書館投入了所有的時間,并不求任何報酬。對于未來,兩人寄予了移動圖書館很大的希望。
 
       “當我們開始這個項目時,我們希望在希臘多個地區(qū)‘復制’這個圖書館。”埃絲特說,“我們正在尋找可以接手這個項目的人。現(xiàn)在不僅在希臘,在意大利、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的許多志愿者和機構(gòu)都認為這是一個可以運行得很棒的項目。所以即便我們不是移動圖書館的創(chuàng)始者,我們希望這個理念可以傳播下去。”
 
       也是在8月6日這一天,《紐約時報》開了一份關(guān)于難民的新書清單。難民畢竟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他們的故事也要為世界所知。
 
       《失物招領(lǐng)貓》(Lost and Found Cat)
 
       作者:Doug Kuntz,Amy Shrodes
 
       這是一只“難民貓”的真實故事。2015年底,在希臘萊斯博斯島當志愿者艾米(Amy Shrodes)發(fā)現(xiàn)了一只渾身濕透的白貓,這只白貓顯然不是島上的流浪貓。艾米四處詢問后得知這只貓來自一艘從土耳其開來的船,在混亂中和主人走失。艾米收養(yǎng)了這只貓并做了一個Facebook 頁面,希望通過社交媒體找到貓的家人。
 
       故事的結(jié)尾非常暖心,小貓原來叫Kunkush,主人是一位叫Sura的女人和她的五個孩子。她們從伊拉克摩蘇爾逃出來,在奧斯陸定居,終于從新聞報道里發(fā)現(xiàn)了Kunkush。2016年2月,Kunkush和主人團聚。
 
《我的漂亮小鳥》(My Beautiful Birds)
 
       作者:Suzanne Del Rizzo
 
       插圖作者蘇珊娜(Suzanne Del Rizzo)的作品常講述歡快又異想天開的故事,可《我的漂亮小鳥》充滿了悲傷。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敘利亞男孩薩米,當戰(zhàn)火侵蝕家園,小男孩不得不離開這里,留下了他寵愛的小鴿子。
 
       蘇珊娜說她寫這本書是因為自己的孩子一直在問她關(guān)于敘利亞沖突的事。然后,她看到了一篇關(guān)扎塔里難民營一個男孩馴服野生鳥類的故事,便以此為基礎(chǔ)畫出了一本圖畫書。
 
《踏腳石》(Stepping Stones)
 
作者:Margriet Ruurs,Nizar Ali Badr
 
       長期以來對石頭藝術(shù)充滿激情的尼薩爾(Nizar Ali Badr)用鵝軟石刻畫了飽受戰(zhàn)爭摧殘的苦難。當加拿大兒童文學作家Margriet Ruurs看到了尼薩爾發(fā)在Facebook的作品,立即想到以此為基礎(chǔ)寫一本兒童讀物。她花了幾個月時間終于找到了住在拉塔基亞的尼薩爾,說服尼薩爾和她一起寫一本關(guān)于逃離戰(zhàn)爭家庭的故事。這本書引起了很多難民家庭孩子的共鳴,目前是加拿大賣得最好的雙語圖畫書。
 
《親愛的世界》(Dear World)
 
作者:Bana Alabed
 
       年僅8歲的巴娜(Bana Alabed)在2016年底隨家人從阿勒頗逃難到土耳其,她在推特上記述了自己在敘利亞戰(zhàn)爭中的經(jīng)歷,現(xiàn)在有了超過36.7萬的追隨者。到了2019年春,巴娜的回憶錄將會被改編成一本圖畫書,面向4至8歲的兒童讀者。
 
《難民》(Refugee)
 
作者:Alan Gratz
 
       艾倫·格拉茨(Alan Gratz)的這本小說于7月出版,在三個敘文中交替講述了不同時間和地域兒童難民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卻能以驚人的方式聯(lián)系到一起。
 
       《酒窖里的男孩》(The Boy in the Wine Cellar)
 
       作者:Katherine Marsh
 
       這本小說講述的是一個住在布魯塞爾的美國男孩幫助一個14歲敘利亞難民的故事,反映了歐洲難民的困境。
 
       《永別之地》(A Land of Permanent Goodbyes)
 
       作者:Atia Abaci
 
       Atia Abaci是一名記者。她這本即將出版的小說中講述了在炸彈襲擊下幸存下來的敘利亞男孩塔里克的故事。塔里克的不少家人都在襲擊中喪生,他和姐妹、表兄弟最后逃到了希臘。
 
《我們穿過的邊境》(The Lines We Cross)
 
作者:Randa Abdel-Fattah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愛情故事。阿富汗穆斯林難民米娜和家人定居澳大利亞,她和邁克爾之間產(chǎn)生了曖昧的情愫。然而邁克爾的父母是頑固的反穆斯林與反移民人士。作者蘭達(Randa Abdel-Fattah)稱她希望這個故事能讓很多年輕讀者對難民產(chǎn)生移情。“有些讀者寫信和我說這本書改變了他們對難民之辯的看法。”



  版權(quán)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quán)作品,轉(zhuǎn)載時須獲得授權(quán)并注明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的權(quán)力。凡轉(zhuǎn)載文章,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追風箏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賽尼:在難民故事的講述中尋找希望

    《追風箏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賽尼:在難民故事的講述中尋找希望

     “來吧,”說著,他遞給我一副特制的太陽鏡,然后快步向大樓后面走去。他指著后花園中的一個地方,對我說:“那兒,是最佳的觀測點。”
    2017-09-08
  • 王安憶:《給孩子的故事》要的是天真,而非抹殺幼稚

    近日,作家王安憶選編的《給孩子的故事》由活字文化正式出版,該書精心遴選25篇適合孩子閱讀的短篇小說及散文,回到文學的源頭,為孩子提供保有美學本能的完整故事,讓孩子感受最原初的閱讀樂趣。本文系王安憶為本書所作的序。
    2017-05-15
  • 聽闞珂講他的“人大故事”

    在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中,關(guān)于人民代表大會的文字報道、電視新聞,哪怕是以此為主題的影視作品,內(nèi)容都比較嚴肅刻板。能否用文字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人民代表大會工作生動地呈現(xiàn)出來呢?
    2017-06-16
  • 《勛章記憶》新書在京發(fā)布 9位老兵講述勛章故事

    《勛章記憶》新書在京發(fā)布 9位老兵講述勛章故事

    今天,老兵口述史《勛章記憶》新書發(fā)布會在京舉行。書中選取9位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下入伍的老兵和他們所獲勛章的故事,用他們的親身實踐講述“愛國主義在不同歷史時期該有著什么樣的擔當與勇氣” 。
    2017-07-29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quán)所有: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