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直是國民關注的大事,近年來基礎教育需求持續(xù)強勁。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預計到 2020 年,我國處于 K12 教育階段的人口將達到 2.21 億。值得注意的是,2017 年不少K12在線教育公司獲得了大筆融資,有公開資料顯示, 2017 年前 8 個月,K12 教育領域融資額達到 34.3 億元。
與 K12 在線教育企業(yè)發(fā)展勢頭迅猛相比,曾經“風光一時”的培訓機構處境則稍顯慘淡。根據鯨媒體報道,騰躍校長社區(qū)(一個服務于培訓類校長的學習平臺)發(fā)布的《中國教育培訓行業(yè)發(fā)展藍皮書 2016-2017(K12卷)》報告顯示,教培行業(yè)進入整合調整期,自 2014 年成立的培訓機構超四分之三,十年以上的培訓機構僅占 12.1%。其中,31.2% 的機構年凈利潤在 20% 以上,34.1% 的機構今年無法實現(xiàn)盈利,其中有 13.8% 的機構虧損,20.3% 的機構凈利潤持平。
實際上,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以新東方、好未來為代表的傳統(tǒng)培訓機構已經轉型,積極擁抱在線教育。而眾多的小型培訓機構既面臨線上教育的沖擊,又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內部問題。
知乎上,有人問道,“教育培訓機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不少回復提到了師資和教研的問題,一位答主表示,在調研了三線城市的教育培訓行業(yè)后,他發(fā)現(xiàn)“很多教育培訓只注重市場部和咨詢部,因為沒有過硬的教學質量,和細微的教學服務,學生的流失率應該非常高。”另一位教寫作的老師也提到,“教師準入門檻低,水平低下”。教師和教研團隊理應是培訓機構投入最大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和家長們選擇一家培訓機構的關鍵。
顯然,在線教育使人們不必再考慮地域問題,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解決了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但與培訓機構一樣,依然要依靠優(yōu)秀的教師。那么,如何保證優(yōu)質的教師資源呢?當下火熱的 AI 有望解決這一問題。
兩年前,AlphaGo 大敗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一時間 AI 被屢屢提及,成為各行業(yè)的“新寵”,當然,AI 教育領域的應用也被許多業(yè)內人士看好,有人認為,AI 將成為培訓機構轉型的關鍵。
具體來說,AI 對教育領域的應用體現(xiàn)在“自適應學習系統(tǒng)”。論答創(chuàng)始人王楓曾在采訪中解釋道,“這套學習系統(tǒng)是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自動適應’,然后給出學生最合適他的學習內容,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可能會推送不同的題目或者視頻等內容。在這種推送的背后所隱藏的,是大數據和智能技術在教育層面的深度應用。”
也就是,通過對學生數據的收集及處理,“自適應學習系統(tǒng)”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指出學生的知識弱點,然后進行定制化地指導,以及學習內容推薦。目前,論答正在做這樣的事情。
作為一家專注于“AI+教育”的學習技術與大數據公司,論答團隊領導開發(fā)了國內第一個以國際頂尖水平算法為核心的人工智能學習系統(tǒng),產品具體包括智能評測、課程內容、數據分析系統(tǒng)、教師系統(tǒng)、學生系統(tǒng)、直播平臺、教師培訓等。
不僅僅是提供課程,論答更希望通過 AI 技術打造一批名師,保證優(yōu)質的教師資源,幫助更多的學生。
從 2002 年到 2014 年底,王楓在美國一直從事在線教育研究與管理工作,獲得美國佐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教育技術學博士學位,之后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弗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攻讀博士后,具有豐富的一線教育經驗,對中美教育有著深入的了解。
近日,論答將帶著最新的技術亮相長沙,面向各大培訓機構推出自己的產品,而 AI 能否幫助培訓機構成功轉型,又能否顛覆現(xiàn)有的教育模式,值得期待。
轉自:北京熱線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