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杰,這個名字。這兩天正在刷爆朋友圈。
或許沒有人能想到,執(zhí)掌數百億商業(yè)帝國的商界奇才,居然會因為一次跨界,徹底火了。
這次跨界,是一場演講。是韋杰“worldI”全球巡講的encore站,令人驚嘆地是,演講的3000多張門票竟在開票當天全部售罄。
當地媒體甚至花費版面,對市民做出溫馨提示,12月3日,演講當天,要到場館周邊的去的話,盡量還是綠色出行,因為現場交通極有可能hold不住。
標簽:80后老板的新身份
如果是在一年前,很多人提及韋杰,更多的標簽或許還是80后老板、商業(yè)奇才、帥氣、幽默;一年后的今天,再說到韋杰,人們腦海中的標簽會很快地蹦出思想家、演說家、文明、傳承等等全新字眼。
這樣的改變源自韋杰2017年的“worldI”世界巡回演講。演講遍及亞歐大陸、橫跨美國東西海岸,每到一個地方韋杰都能掀起一股中華文化的熱潮。
很多人在聽完韋杰的演講之后,不自覺地成為了他的粉絲。一位哈佛大學的學生在聽完演講后甚至這樣感嘆:“難以相信,這樣年輕的身軀里,為什么能蘊藏著如此磅礡巨大的力量,韋杰先生對于中國文化的認知超乎想象,演講的時間不長,但足以受益終身。”
一個人的認知,可以影響到身邊的人,而身邊的人,又會影響到千千萬萬的人。所以當韋杰結束他的環(huán)球之旅時,身后已經匯聚了無數擁躉。
吶喊:肩負文明傳承的責任
吶喊:肩負文明傳承的責任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像韋杰這樣成功的企業(yè)家,不談更容易博取眼球的商業(yè)管理、金融秩序、經濟趨勢,卻偏偏要談中國文化。要知道,這不光是一個冷門的命題,更是一個極度宏大,需要深厚積淀的命題。
韋杰是這么回應的,在演講里跟你講我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和我認為的商業(yè)模式,或是我遇到困難時的解決方法,其實聽了是沒用的,你了解的僅僅是一個人的故事,我希望通過演講,幫助你找到你自己的力量,因為成功的跑道只有一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
韋杰想分享給眾人的正是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跑道里面應該怎么去應對和思考。
聽過韋杰演講,人們才發(fā)現,原來韋杰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早已經超出大多數人的認知,他所說的不光是文化的歷史傳承,更是對文明的深邃解讀。
讓韋杰痛心的是,中華文明數千年的傳承,在歷史的變遷中,發(fā)生了很多“誤讀”。而這些“誤讀”正在影響一代代國人,這也是韋杰在全球發(fā)聲的緣由。希望通過自己的吶喊,讓全球華人肩負其文明傳承的責任。
比如“中庸”,現代很多人誤解為和事佬的庸俗滑頭哲學。“其實完全都錯了”韋杰道出中庸之道的真諦,讓聞者茅塞頓開,如醍醐灌頂:“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中是念頭,而當念頭發(fā)出到達客觀世界,稱為庸,真正的中庸其實講的是身心行為要合于道,以道為最高原則。了解什么是道,就是了解宇宙生命的根本,了解宇宙生命的根本,才會從根本上知道如何正確自處,如何正確面對人生,如何正確為人處世。
盛宴:一路思索的沉淀
韋杰說,真正的大國,應當是能夠贏得文化上的認同、價值觀的輸出,這樣的國家才能引領世界向前!
他說,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年,是世界最先進的文明,但我們卻錯失了發(fā)展的良機,如今他愿意和更多人一起肩負使命,實現文化復興。
亞洲、美洲、歐洲,韋杰行走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這是一次傳道之旅,也是一條思考之路。
他經過一座座城市,有先進富裕,也有貧窮落后,每到一處都能讓他獲得新的靈感和體悟。
結束環(huán)球之旅,回到杭州這座城市,韋杰意猶未盡,原來自己仍有那么話要說,原來還有這么多人沒有聽到我的聲音。
于是便有了12月3日這次演講encore,韋杰決定把自己環(huán)球之旅的見聞和思考,沉淀和積累,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能體悟中華文明的奧秘。
對于韋杰,這將是他2017年環(huán)球巡講之旅的終點;但對很多人來說,這或許將是全新的起點,聆聽一場文明的盛宴,或許打開得是人生全新的世界。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