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文件”解讀:六層面促農民增收


時間:2016-01-29





  1月28日,中農辦官員解讀中央一號文件。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落實發(fā)展新理念加快農業(yè)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等方面進行了解讀。


  在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中,三農是短板,農民增收是關鍵。當下一方面國內部分農產品價格下跌,同時農民的非農業(yè)就業(yè)機會增加放緩。陳錫文表示,農民收入增長將是政策要攻破的一大難點。


  糧食價格改革仍在研究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全篇體現農業(yè)供給側改革思路,其中最受關注的是關于糧食價格的改革。


  陳錫文稱,下一步農村改革中,很重要的是通過供給側的改革,引導農民優(yōu)化農業(yè)的生產結構。


  以最受關注的玉米價格下跌為例,據2015年9月18日有關部門公布的玉米臨儲價格,東北玉米臨時收儲價格從2014年的1.12元/斤降到1元。陳錫文在一次會議上亦透露,東三省和內蒙古的玉米種植戶,將因此減收200億元。這直接導致的問題是,如何協(xié)調糧食價格改革和保證農民受益不受影響的問題。


  在1月28日的發(fā)布會上,陳錫文稱,我國玉米庫存可能已達歷史最高,接下來堅持實行玉米價格由市場決定,同時對玉米的價格形成機制和補貼制度進行改革,實行價格和補貼分離的辦法。


  陳錫文稱,所謂市場定價,就是要由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來議定這個價格水平。改革的具體措施還在進一步研究,到底政府再出一個臨時收儲價,還是價格就由市場決定,然后政府根據市場價和農民合理收入之間的缺口再對農民進行適當的補貼,這些具體的辦法還在研究之中。


  陳錫文曾提到,這一輪的改革至少要實現這樣四個重要的目標:一是必須“擋住進口”,這并不是說拒絕進口,而是要國內的市場價格回歸到市場需求的水平,能頂住進口;二是不能增加新的庫存;三是要搞活市場;四是在改革過程當中維護農民的合理收益。


  六個層面促農民增收


  除了糧食價格調整外,還有一個背景或影響農民增收。


  陳錫文稱,在整個經濟增長速度下滑的背景下,非農業(yè)給農民提供的就業(yè)機會,不像以前增長得那么快;2015年,外出農民工數量增長方面進入了新世紀以來最慢的一次,增長只有0.4%,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xiāng)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表示,今年農民增產狀況不樂觀。他認為,糧價下跌已成定數,農產品增產不增收,農業(yè)收入下降是必然的。另外,農民的工資性收入受整個經濟下行的背景影響,也不容樂觀。“今年農民工都提前回家了。”


  對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和財產性收入的關系,陳錫文回應稱,從去年的情況看,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在整個收入結構比重是非常低的,只占2.2%。其實所有的國家,讓老百姓增加收入,主要的精力都應該是鼓勵大家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發(fā)展經濟、發(fā)展生產。


  “靠賣老祖宗的財產,這樣的措施各個國家都不是太鼓勵的。”陳錫文稱。


  去年年初,《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指出,集體土地入市的試點工作將在2017年底完成。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fā)現,各試點陸續(xù)落實土地入市。2015年12月,北京首宗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完成;今年年初,廣東南海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試點亦成廣東首宗入市的地塊。


  賀雪峰表示,目前國家對土地改革和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間的措施,仍十分模糊,同時依靠土地入市來增加農民收入的思路實現也有難度。他認為,農村土地的實際價值較低,在糧食價格走低之下,土地價格也不一定能帶來如市場預期的收益,特別是在邊遠地區(qū)的農村。同時,目前市場對宅基地的需求不足。


  據陳錫文介紹,目前關于農民增收的政策,主要包括六個方面,一個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要讓更多的具備條件已經在城市長期居住和穩(wěn)定就業(yè)的這部分農民工在城鎮(zhèn)落戶,這樣實際上就可以不僅僅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國務院已經在研究。


  第二是在農業(yè)經營方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三是政府要助力農民開展大規(guī)模農田水利等基本建設,依靠科技創(chuàng)新提高農業(yè)的效率。四是要在農村推進一、二、三產業(yè)的融合發(fā)展,讓農民不僅僅賣農產品,而且讓農民能夠通過介入農產品加工、農產品銷售這樣一個產業(yè)鏈條,來提升農業(yè)自身發(fā)展的價值鏈,讓農民從中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


  第五是在農產品價格體制的改革中,注意保障農民的合理收益,通過其它的補貼方式,來保證農民的合理收益。最后是加大基本公共服務城鄉(xiāng)之間的均等化步伐。


  賀雪峰建議,要讓市場機制對農民增收發(fā)揮作用,“國家不要管農民致富,要管農民保障,管農民發(fā)展。”他解釋,政府要為農民提供平等的市場準入條件,營造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同時要對制定基本保障,比如農民后代的基礎教育問題,管好兜底,解決貧困,補短板?!耙屴r民也能在市場經濟中游泳?!彼f。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村里來了服務隊 ——記棗莊市鄉(xiāng)村振興服務二隊 村里來了服務隊 ——記棗莊市鄉(xiāng)村振興服務二隊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