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方向,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個人思考。
第一個問題,人工智能是走向通用型還是功能型?對于一個公司而言,我們可以看到今天能夠使用的人工智能技術,都是一個個具體的功能,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我要告訴大家,在今天有效的技術里面還只能解決一個具體的點,所以我們更關心的不是怎么去做一個通用型的人工智能產品,而是怎樣具體地去解決問題。
人工智能的分類方法從產品上分為三種:識別、生成和決策。識別包括了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比如在安防中識別人臉;生成則使得今天人工智能可以作畫、寫詩;機器做決策則是像AlphaGo下棋一樣,給機器一個初始條件,它就能告訴你下面該怎么走。決策是其中最能創(chuàng)造財富的,而識別和生成能讓我們個人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互聯(lián)網時代與人工智能時代的一大區(qū)別,即在于效率提升,這也是人工智能發(fā)展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之一。在互聯(lián)網時代,我們通過“連接”使得信息更加透明,從而促進人類社會分工,提升效率;而在人工智能時代,則是因為機器能夠比人更有效率地去學習,使得我們的商業(yè)效率得到極大地提升。比如利用AI的能力,在金融、醫(yī)療、智能硬件中替代部分人類的工作。比如之前的AlphaGo,一個棋手可能需要十年的時間從一個普通棋手變成一個最優(yōu)秀的棋手,但是AlphaGo只用一個星期就能把人類三千年來圍棋的數(shù)據變成它自己的知識,所以這樣一種系統(tǒng)的升級能夠使我們的商業(yè)效率得到極大提升,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智能的識別、生成和決策分別帶來的是效率的提升和人機交互的轉變,這是我認為未來兩個可以在產品上產生影響的方向。
除了提升傳統(tǒng)行業(yè)效率,人工智能還會帶來人機交互的改變。在人類輸入方式的變遷中,就可以看到從五筆到拼音到語音,從鍵盤到鼠標到觸屏,人類和機器交互的方式已經越來越“人性化”,通過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水平的提升,人類可以用自然的方式和機器進行交互,而不是被迫去適應機器,重新建立一套和機器對話的語言。
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與機器將會重歸自然交互。比如在語言的輸入上,除了語音,還有手勢、表情跟機器互動。我們可以想象,屆時人與機器的邊界又會如何重新定義。
自然交互+知識計算領域,人工智能產品又該如何應用?以搜狗的產品為例,搜狗有兩個核心產品,一個是輸入法,一個是搜索引擎。隨著人工智能的到來,也分別有相應的突破:在自然交互里面,輸入法會變成語音輸入,然后走向對話;另一方面是搜索,作為知識計算的引擎,走向問答。
搜索是在互聯(lián)網海量的網頁中找答案,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則是讓其能更好地理解網頁信息,提供更加精準的答案。我們在去年推出了搜狗汪仔機器人,機器人能夠理解人的提問,并快速給出問題的答案,其背后用到的“立知”系統(tǒng)同樣也應用于搜狗搜索。未來,人們將不再是通過關鍵詞進行查詢,而是通過提問的方式向機器發(fā)問,機器會給出精準的答案。
在另外一個領域,從語音開始走向對話,從問答開始走向垂直應用。我們發(fā)布了一個產品——搜狗智能副駕。實際上,從輸入法到搜索到智能導航,搜狗一直在做的就是幫助用戶“表達和獲取信息更簡單”,并將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聚焦在語言領域。縱觀人類發(fā)展過程,溝通和知識沉淀都是以語言為核心的,搜狗在其中做的是更前沿的事,更困難的事,也是更有優(yōu)勢的事。
(作者為搜狗公司CEO王小川)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