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對日出口萎縮69% 三部門急定國際新政


作者:方輝    時間:2012-06-18





近期日本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日本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急劇減少了進口中國稀土,今年前4個月同比減少69%,日本稀土產業(yè)界在研究稀土替代技術的同時,利用供應多樣化戰(zhàn)略,很快會擺脫對中國的稀土依賴。與此同時,美國、日本、歐盟與中國在稀土貿易糾紛上的磋商未有結果,貿易官司的風險依然存在。

  業(yè)內人士擔憂,不斷縮減的國際貿易量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中國稀土的國際“危機”:在失去傳統(tǒng)稀土市場的同時,可能危及稀土管理政策,如輕重稀土出口的分類管理。

  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日前從工信部、商務部、國土部等稀土聯(lián)席會議部門了解到,一項旨在覆蓋稀土國際貿易、技術交流的稀土國際戰(zhàn)略規(guī)劃正在醞釀中,原則上會在2012年底前制定完畢。由于全球范圍內的稀土生產和貿易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中國稀土國際交流以貿易為主的傳統(tǒng)也將發(fā)生變化,稀土技術交流將成為未來稀土對外戰(zhàn)略的主要方面。

  國際貿易萎縮

  業(yè)內人士表示,10年之內,中國很可能失去最大稀土生產國的地位,靠國際貿易賺取高額利潤的國內企業(yè)面臨轉型。

  日本財務省公布的貿易統(tǒng)計顯示,2012年前4個月日本的稀土進口總量為3650噸,比去年同期減少58%。其中,從中國進口的總量為1894噸,比去年同期減少69%。日本稀土的進口總量連續(xù)5個月同比下降。進入2012年以來,單月進口量也呈每月遞減趨勢。

  實際上,稀土出口貿易的萎縮在2011年就已經顯現,當年中國稀土出口配額只使用了49%,業(yè)內此前的分析認為,這是由中國稀土價格上漲劇烈導致國外企業(yè)減少進口所致。但2012年初,隨著海關總署調低出口限價,商務部發(fā)布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額指標,稀土價格滯銷的理由就已經不再成立。

  國際貿易萎縮的同時,國際稀土的交易價格也持續(xù)下跌,數據顯示,釹元素在6月中旬的價格約為每公斤150美元,鏑元素約每公斤1100美元,分別比5月下跌14%和15%,而相比2011年的最高點,釹和鏑的價格已經跌掉了約70%。

  “稀土諸多政策實施后,國內稀土生產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已經增加了許多,稀土價格已經不可能回到2009年之前的低位,如果這個價位依然超出國外企業(yè)的底線,中國的稀土國際貿易前景將很暗淡。”南京稀土應用協(xié)會副理事長王仲山對記者表示,價格的大起大落損害了很多企業(yè)的利益,如果今后下游應用不能獲得長足發(fā)展,整個稀土產業(yè)鏈都會受影響。

  記者了解到,從2009年開始,地方政府開始以環(huán)保為名向企業(yè)收費,從銷售額的10%一路攀升到50%。

  目前除中國外,世界范圍內有36個國家、200多個公司在運作406個稀土項目,其中有30多個項目進展較快,至少有5家公司將很快參與到稀土市場的國際競爭當中。

  而在國家合作方面,美日等稀土使用大國已經在研究如何擺脫對中國的稀土依賴。2012年3月28日,美歐日在日本召開會議,探討推動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稀土供應以及稀土回收、減量和替代技術,他們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布局。

  業(yè)內人士表示,10年之內,中國很可能失去最大稀土生產國的地位,靠國際貿易賺取高額利潤的國內企業(yè)面臨轉型,原先炙手可熱的稀土出口配額指標,現在已經無人問津,而在2011年稀土價格最高時,每噸出口配額指標的轉讓費用高達50萬元。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