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公租房、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兩限房、定向房、自住商品房,這不是簡易版相聲貫口,這是咱們國家現(xiàn)行的保障房類型。每一種類型又都有一個長長的申請標準。所以以往,想要申請保障房,可得狠下一番功夫仔細研讀。
不過,這樣的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了。近日,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財政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聯(lián)合發(fā)出通知,明確要求推進公租房、廉租房并軌運行。試點多時并軌,終于要進入快車道。再加上已有動作的經濟適用房逐步退出,保障房制度改革是否會迎來大變樣?
同屬于只租不賣的保障性住房,有時甚至就建在同樣地小區(qū)內,公租房、廉租房,看起來只是一字之差,實際上卻區(qū)別很大。簡單說,公租房一般面對非戶籍居民,廉租房則需要常住戶口;公租房租金較高,廉租房則能得到更多的補貼。針對不同人群設立申請條件,看似細分需求、定向保障,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卻成了“自找麻煩”。
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客觀上存在兩種都是面向低收入中低收入家庭出租供房,現(xiàn)在看來名目繁多,供出租的保障房一類就可以了,分得太多,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煩,對老百姓來說也是麻煩,對政府機關管理上分開搞,也是沒必要的。
除此之外,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鋒介紹,在公租房廉租房平行運行的過程中,部分地方出現(xiàn)了保障房與保障對象不相匹配的情況。如果廉租房或公租房房源在滿足保障對象需求后仍有剩余,受限于兩項制度準入門檻、保障標準不同,不能調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的閑置浪費。
根據(jù)新政,從明年起,各地將廉租房建設計劃統(tǒng)一并入公租房年度計劃,此前已經列入廉租房建設計劃的項目繼續(xù)建設,建成也將后納入公租房進行管理。從此,公租房廉租房將完全合體,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申請、統(tǒng)一輪候,政策限制應聲松綁。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總監(jiān)張大偉:像廉租房和公租房類似于現(xiàn)在一些試點城市,像北京等等已經在做并軌嘗試了,它更多的是以租金補貼的多少來區(qū)分不同受補貼人群的比例。
但也有觀點認為,樂觀是應該的,但也是有限的。因為僅僅打通公租房和廉租房,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兩種住房多地遇冷的現(xiàn)狀。不久之前,上海、武漢、東莞接連爆出,嶄新的公租房、廉租房小區(qū),來看的人多,來住的人卻少,有的入住率還不足兩成。
上海公租房申請人:附近兩房80幾平方的2千多一點,60幾就要2500,一房的話只有40個平方,其實使用面積就30幾,它也需要在1500-1600,我覺得房價還是對我們剛性需求來說還是偏高。
而在顧云昌看來,價格偏高反而是公租房工作中,最顯見也最好解決的。想要讓公租房成為保障房的主力,還需要進一步系統(tǒng)性的建設。
顧云昌:整個的中低收入、低收入家庭有多少,我們就提供多少的廉租房公租房,比如公租房的供應量很大,需求量很少,那必然會空置。還有一個空置的原因是,可能蓋起來以后配套不全、交通不便,要改變控制狀況就把配套搞上去,把交通搞好了,那么大家才愿意去租這樣的房子。
事實上,早在2010年,國土部與住建部都曾提出,將推動公租房和廉租房逐步并軌,此次三部委再發(fā)聲,只是對這項工作更加明確的推動。但這依然引起了外界的普遍而熱切的關注,許多觀點認為,并軌加速是保障房政策醞釀更大調整的一個標志。其中最熱門的猜測,就是經濟適用房的退出。而事實上,目前已有地方政府對此展開試點。
目前,河南鄭州、陜西全省已經開始“三房合一”的“大并軌”試點,原有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賃住房并軌運行,經濟適用房不再銷售,統(tǒng)一向應保群體出租,山東省煙臺市也準備進行“大并軌”試點。事實上,今年八歲的經濟適用房政策,成長過程中從不缺少質疑。先是經濟適用房小區(qū)房型過大,堪比“豪宅”招罵;后有夾心層排隊都買不到經濟適用房,小區(qū)里卻停著奔馳、寶馬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到了近幾年,隨著審核的愈發(fā)嚴格,夠資格的買不起,買得起的沒資格的尷尬局面更突出。
房地產商、富力集團董事長張力:在廣州,我們十年來才建2萬多套保障性住房,北京在昌平建了好幾千套的經濟適用房,旁邊也建了商品房,商品房全部賣掉了,經適房沒人來買,說明這個需求不大,符合規(guī)格的人少之又少,去建多點廉租房,租給那些沒有房租的人,發(fā)達了把這個房子再退回政府,政府再租給有需要的人。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總監(jiān)張大偉表示,保障房有產權,本身就是一個需要警惕的福利陷阱。
張大偉:避免福利陷阱就是在保障房中,有可能產權部分會逐漸減少,包括經濟適用房等有可能退出保障房序列,以前大家都看到雖然每年政府新建了大量的保障房,但是為什么還是有一些中低收入人群難以受到保障?他是因為很多像有產權的經濟適用房一旦滿五年之后,就變成二手房再交易了,就變成商品房了,獲利尋租是比較大的。
地方政府勇于試點,社會反響拍手稱快,房地產商也前來點贊,經濟適用房的推出似乎勢在必行。但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卻反問,誰說有產權就不是保障,誰又說低收入群體就不能享有產權?在他看來,以公租房廉租房并軌推定經濟適用房的退出,是過度解讀。
顧云昌:我看了沒有這個風向標,個別省市提出來要取消經適房那是個別城市的做法,不要認為保障房當中的經濟適用房管理上出了問題就把它貶低了取消了,因為有相當部分中低收入家庭他希望能獲得產權,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買下這個經濟適用住房未嘗不可。世界各國比如新加坡主要是供應產權的保障房為主體的,香港有公屋和居屋,公屋就是我們的廉租房,居屋就是我們的經濟適用住房,這個保障制度不是非得出租才是保障,銷售不是保障,這是一種誤解。(劉祎辰 季蘇平)
來源:中國廣播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