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了18年的自給率不低于95%的糧食安全戰(zhàn)略開始轉變。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印發(fā)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發(fā)展綱要2014-2020年的通知”再次明確提出,要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這意味著這一新任務有了實現的時間目標。
1996年《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上首次提出我國糧食自給率不低于95%的目標,這一目標在2008年《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guī)劃綱要》再次被強調。雖然我國糧食十年豐產,但在包括稻米、小麥、玉米、大豆在內的主糧中,2012年糧食自給率已跌破90%。海關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糧食進口總量包括大豆達7236萬噸,相當于全年糧食產量的12.2%。
不過,目前業(yè)界對于跌破95%的紅線爭議較大。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曾在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谷物就是小麥、稻谷和玉米。中國的糧食統(tǒng)計口徑,除了這三大谷物之外,還把大豆和薯類算在糧食里面,如果把大豆拿出來單算的話,應該說中國進口的谷物數量并不大,基本自給的要求與現在的狀態(tài)是吻合的。
“95%以上的糧食自給率是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在新的形勢下,糧食安全的內涵與10年、20年前是不一樣的?!眹鴦赵喊l(fā)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程國強表示,當前糧食安全應突出重點,有保有放,如保障小麥、大米等口糧國內供應的情況下,其他一些可以從國外進口。
此前有專家解釋稱,谷物基本自給意味著小麥、玉米、稻米為主的三大谷物自給率要保持在95%以上,而口糧絕對安全,則意味著小麥、稻米自給率要達到98%以上。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鄭宇潔表示,2013年我國大米、小麥等已經是凈進口狀態(tài),大豆、玉米等飼料用糧的進口量近些年更是逐年攀升,我國糧食自給率已經下降到90%左右的水平。這是參與國際市場、國際分工以及國內經濟發(fā)展和人民消費升級的必然結果。當前,保障口糧的較高自給率是底線;未來為了進一步滿足經濟發(fā)展、人口增長以及減輕環(huán)境與資源壓力,適度放開、適度進口口糧以及飼料用糧將不可避免。(記者 王曄君 熊海鷗)
來源:北京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