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風暴加業(yè)績下滑,“三桶油”最近的日子不好過。在此背景下,穩(wěn)定管理層成為當務之急,新一輪人事調整在“三桶油”間展開。昨日,“三桶油”集體換帥,中石油集團董事長周吉平與中石化集團董事長傅成玉退休,中海油集團原董事長王宜林將接任中石油集團董事長,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玉普接中石化集團董事長,原中海油集團總經理楊華則接替王宜林任中海油集團董事長。
此次換帥具體方案官方尚未正式公開披露,在“三桶油”面臨改革之際,新老交替或為“三桶油”打下基礎。在這波國企反腐風暴中,“三桶油”是重災區(qū),中石油集團原總經理廖永遠、中石化集團原總經理王天普相繼被調查。周吉平和傅成玉年紀已滿央企一把手服務上限63歲,兩人都承受著各方面的壓力。
接任的新人能否承擔起重任,備受關注。根據三者的履歷,接任中石油集團董事長的王宜林2003年12月由中石油新疆油田領導人調任中石油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2011年4月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董事長。王宜林在2011年“三桶油”的大調整中調任中海油,此前他在中石油已有7年的任職經歷。
接任中海油董事長的楊華1982年加入中海油,擁有逾28年的石油勘探和生產的工作經驗。楊華作為海歸主持了中海油收購尼克森公司一事,自任職中海油后一路高升。而中石化集團新董事長王玉普此前在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任董事長,于2014年7月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接任的三位新帥都不缺乏油氣行業(yè)的實戰(zhàn)經驗,在人事調整穩(wěn)定后,接下來需要面對的是反腐壓力、業(yè)績壓力和油氣改革壓力。值得注意的是,不斷下滑的油價已體現在“三桶油”業(yè)績中。從上市公司層面來看,中國石化201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凈利潤16.9億元,同比下跌88%;中國石油一季度實現凈利潤為61.5億元,同比下降82%;港股中海油一季度油氣銷售收入約355.4億元,同比下降40%。
“三桶油”業(yè)績下滑,資本開支繼續(xù)收縮。以中國石油為例,2015年公司常規(guī)資本開支保持嚴控壓縮,勘探與生產資本支出降低10%至2002億元。
面對不斷下滑的業(yè)績,改革成為主要預期。安信證券研報認為,中國石化一季度營銷及分銷板塊經營收益52.8億元,其中非油品營業(yè)額達6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5%,表現亮眼。公司未來定位將向國際油品零售企業(yè)看齊,由傳統(tǒng)的油品銷售商向綜合服務商轉變,做大做強非油品業(yè)務,實現“以非油養(yǎng)油”將成為支撐公司業(yè)績的重要途徑和改革過程中的重要方向。國聯證券認為,對于中國石油的業(yè)績,短期看油價,長期看改革。
在油價繼續(xù)波動情況下,市場對于“三桶油”的預期主要集中于改革。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預計都將有改革措施推出,“混改”與“進口權限開發(fā)”等改革在人事調整穩(wěn)定后有望加速。
來源:證券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