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3G時代以來,圍繞著流量清零的問題爆發(fā)過幾次輿論戰(zhàn),特別是4G商用的今年,流量問題更是隨著速度的提升而備受關注,而且,還驚動了消費者協(xié)會、通信管理局等等相關衙門。
2013年,長沙消費者訴中國移動長沙公司上網流量月底清零案一審判決結果近日公布。法院認為,流量并非“物”而是服務的計量,因此清零流量并不侵犯原告的財產所有權,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表示,已向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2014年4月3日,深圳市民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告上法庭,理由是“沒用完的通話時間、數據流量、短信及彩信數量被全部清零”,該案在深圳市福田區(qū)法院立案。
另外,中消協(xié)副會長、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教授指出,流量清零是典型的“霸王條款”。
有報道說,部分地區(qū)的部分運營商已經開始推出季度、半年等流量累加政策,流量不再按月清零,這也算是對公眾輿論的一種回應,也有開始放號的虛擬運營商喊出了“流量永遠不清零”的口號來吸引眼球,但總體上看,上網流量仍然不能持續(xù)無限期的使用。
今年1月,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上海的三家分公司推出了手機季度流量套餐。3月份,中國移動河南分公司推出了“流量不月結,暢玩敢越界”的優(yōu)惠活動,流量跨月包分為6個檔次,分別是30元210MB、60元450MB、90元840MB的季度包以及60元420MB、120元900MB以及180元1680MB的半年包。近日,中國聯通各地分公司開始陸續(xù)推出100元1G的半年流量包,用戶購買之后,流量在半年之內有效,每月不會清零。而中國移動也表示,計劃推出季度流量包和半年流量包,4月下旬會公布相關信息。
其實,這個流量清零的問題看似是運營商與客戶之間的消費關系,實際上卻并不如此簡單,流量的清零包含的法律意義比這要大的多,那些死磕派的律師們也絕非僅僅是看到了消費霸王條款。流量清零背后暗藏玄機。
從現在通信技術的角度看,固定寬帶基本上實行的都是按帶寬來計費的方式,現在已經很少限量使用的寬帶資費設計,這就不存在流量清零的問題,所以,現在輿論對寬帶的只要質疑來自網速,也就是經常被提起的“假寬帶”概念,而移動寬帶就與此大不相同,因為技術和頻譜資源的限制,移動寬帶還不能實行類似固定寬帶的按速率來計算費用的方式,也不能提供所有用戶都可以無限使用的網絡。所以,按量收錢是全球運營商的在移動上網流量運營時的一致行動。
世界范圍內,對于移動寬帶的計費模式,一種是對流量的數量進行限制,一種是對流量的速率進行限制。大多數運營商都是按照流量的數量的收錢,還會對用戶的使用總量進行封頂限制;還有一些運營商會提供總量不限的使用,但會對用戶的上網速率進行限制,或對特定時間段的流量數量及速率進行限制??傊?,限于移動資源問題和社會更多用戶的普遍服務需要,運營商還無法為用戶提供無限的寬帶使用。
手機上網按量收錢,如果僅僅是像水電一樣單價計費也算簡單可行,但運營商有運營商的考慮,因為通信運營并非壟斷,也沒有采取國家統(tǒng)一定價的方式,也沒有享受社會基礎設施一樣的國家待遇,運營商之間的競爭激烈,而且不同的用戶業(yè)務使用差異遠非水電可比,運營商為適應市場和應對競爭會采用套餐的方式來設計資費,等于是為不同的用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和計費標準,這樣的按量收錢就顯得復雜起來。
運營商現在都會提供不附加任何條件的標準資費,用戶可以完全自由的進行選擇,但這個資費比有一定承諾義務的套餐顯然要高,而輿論和媒體抱怨運營商流量月底清零的政策,并不是本心在抱怨清零政策,實質上對標準資費高的不滿。消費者的責任和義務是對等的,承諾了一定消費額度之后運營商會為其提供更低的資費服務,這原本也是順理成章。如果運營商將標準資費與套餐內資費拉平,流量清零問題顯然就不會再存在了,因為用戶都會選擇標準資費而遠離套餐。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流量清零問題的本質是消費者不愿再為低價而承諾最低消費,也不愿為自由而選擇較高資費。
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一旦運營商放棄流量清零政策,流量可以永遠累加,那所有的用戶都會選擇運營商提供的最大尺度的流量套餐包,因為這種套餐包是單價最低的,運營商的流量資費設計都會毫無疑義。當用戶累加到一定份額,肯定會放棄流量包而選擇按標準資費計算,因為其存儲的流量已經夠用。
此外,一旦流量清零不再存在,用戶大量積累的流量是否會成為虛擬財產呢?用戶在離網的時候,累計在賬戶里的大量流量的處理會引發(fā)更大的社會爭吵和法律問題,即便是流量的轉贈或流轉,也會牽扯虛擬財產權的相關權責,這可是世界性的難題。
在流量成為用戶個人財產權的情況下,作為用戶,肯定是有理由要求運營商退還這些流量,或者按照流量的費用標準退還金錢,這顯然是運營商無法接受的,在運營商看來,流量套餐的額度只是一種授權范圍,與銀行提供給企業(yè)的貸款授信類似,你用了就是你的,你沒有用的就不是你的。可以相信,只要運營商取消流量清零政策且仍堅持套餐經營,下一步肯定會引發(fā)全社會的流量資產大討論和相關的起訴。
如果這樣的政策被主管部門強制推行,消費者與服務提供者的平衡將被徹底打破,運營商現存的商業(yè)模式也會被推到重來,那運營商的唯一做法就是取消所有流量優(yōu)惠套餐,而全部采用標準計費方式,這時候的消費者不一定是受益者。
流量清零不清零,實際上對具體的消費者沒有任何關系,因為清零與不清零的背后是復雜、系統(tǒng)的套餐資費設計,用戶的選擇也是理性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確定,政策的改變會是整個系統(tǒng)的顛覆,顛覆之后的利弊很難講,或者只對部分人有好處,但對另外部分人是很大的害處。
可以這樣講,這個清零政策的取消或改變,是一場以保護消費者利益為口號的鬧劇,最終很可能傷害正在不斷降低價格的中國通信市場,也對消費者構成傷害。當然,這場輿論戰(zhàn)最受益的是媒體、消費者協(xié)會、死磕派律師以及冠冕堂皇的監(jiān)管機構,因為看似他們的行動使運營商改弦更張,更強化了自己的為民情愿的能量,未來會有更多的利好相伴。
當然,不管輿論的對錯,三家運營商都不要強扭著瓜不變了,應該順應潮流和趨勢,更重要的是要走在社會輿論的前面,不妨徹底的顛覆此前語音運營階段形成的套餐模式,推出更適合流量經營的資費新方式,給老百姓以更多的消費自主權,如小套餐多疊加靈活累計、降低套餐外資費、流量幣值化即時購買消費、大客戶后付費按量計等多種形式,現在是到了拋棄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的時候了。
來源:CCTIME飛象網 作 者:馬繼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