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檢測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加快食品工業(yè)數字化轉型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5-23





  作為萬億級規(guī)模行業(yè),食品工業(yè)是輕工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食品質量與安全則關系著食品工業(yè)的長遠發(fā)展。一直以來,黨和國家都十分重視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了食用農產品產地質量安全控制和食品檢測的重要性。為響應中央號召,有關部門建議在食品加工及儲運各環(huán)節(jié)開展檢測工作,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然而,影響食品安全的成分往往含量較低、不易檢出,給食品檢測工作帶來一定難度。


  近年來,隨著光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完善,越來越多的快速檢測技術得到應用,使針對每個產品的快速檢測與分析成為可能。其中,拉曼光譜技術以其特異性識別的優(yōu)勢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得到廣泛關注和重視。


  拉曼光譜由散射光相對入射光頻率的改變而產生,能夠根據產品的分子結構反映其成分的種類和含量。在國內,拉曼光譜技術的第一次廣泛應用是對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準確識別,其檢測速度快、定性分析效果好的優(yōu)勢得以體現(xiàn)。


  除乳制品外,拉曼光譜技術對果蔬、茶葉產品中有機磷類、有機氯類、擬除蟲菊酯、新煙堿類等多種農藥殘留信號敏感。目前國內相關學者已經開發(fā)多套檢測系統(tǒng)及配套數據庫,檢測范圍廣,檢測信號顯著,檢測限普遍在國家標準之下2個數量級,檢測耗時能夠控制在10秒甚至更短,與酶聯(lián)免疫、分子印跡等快檢技術相比,在檢測用時、檢測精度、檢測成本等方面具有突出優(yōu)勢。


  對動物源農副食品中抗生素的檢測,拉曼光譜技術同樣有著不錯的效果。國標規(guī)定瘦肉精在生鮮肉制品中禁止檢出,傳統(tǒng)檢測方法準確但費時費力,并且檢測過程易產生損耗。拉曼光譜技術不僅能有效克服傳統(tǒng)檢測手段的不足,并且與成像技術結合,能夠在不破壞肉品的前提下對生鮮肉中包括氧氟沙星、氯霉素、萊克多巴胺、磺胺二甲嘧啶、喹諾酮類等多種瘦肉精和抗生素進行定性定量分析,預測相關性達到97%以上。雞肉中抗生素的檢測也是拉曼光譜技術的重點檢測方向。抗生素在蛋雞養(yǎng)殖過程中用于預防和控制疾病,應用普遍,但有可能殘留在雞蛋中,影響雞蛋產品安全。目前基于拉曼光譜技術能夠有效檢測雞蛋中殘留的氯羥吡啶、氟蟲腈、恩諾沙星、諾氟沙星等,檢出限低至10-8 mol/L,遠低于國標規(guī)定檢出值。此外,蛋清和蛋黃中的汞離子等重金屬殘留也能夠通過拉曼光譜技術有效檢出,該技術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和現(xiàn)實意義。


  此外,拉曼光譜技術對黃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等由微生物繁殖而引發(fā)的毒素和孔雀石綠、羅丹明6G等禁用食品添加劑也有良好的檢測效果。


  業(yè)內人士分析,拉曼光譜技術不僅能夠應用于食品安全檢測,而且可以很大程度上滿足特殊性、多樣性的食品加工檢測需求,作用于食品品質分析。江蘇大學陳斌教授團隊于1996年開始從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食品與農產品品質檢測中的應用研究,其表示,“食品品質的檢測主要是針對食品中有效成分及添加劑的含量進行評價,與安全參數檢測相比,在定量分析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拉曼光譜信號的強度能夠直觀反映有效成分含量,信號準確可靠,適合對食品成分的含量展開分析?!?/p>


  舉例來說,面粉及面制品加工過程中,常會添加不同類型的添加劑,這些添加劑一旦過量使用就會對人體產生損害。拉曼光譜技術能夠實現(xiàn)對以維生素C、過氧化苯甲酰、偶氮甲酰胺為代表的添加劑的有效檢測,結合圖像分析具有良好的定量分析效果,并且具有至少2mm的深度檢測能力。此外,對于一些在酒類、飲料、蜂蜜、食用油、鹽類等產品中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成分或其它參數,如色素、甜味劑、防腐劑、脂肪酸含量以及產品溯源等,拉曼光譜技術也能夠滿足檢測需求。


  在經歷以產能擴張為主要方式的總量提升后,中國食品工業(yè)進入以安全、營養(yǎng)為目標的“價值提升”關鍵時期。推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化、智能化的核心技術和集成技術的開發(fā),作用于我國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可實現(xiàn)其新質生產力的持續(xù)化發(fā)展。陳斌教授團隊認為,拉曼光譜技術具有無需前處理、耗時短、靈敏度高等優(yōu)點,在提升食品品質安全檢測能力、完善食品生產監(jiān)管體系、推動行業(yè)標準化發(fā)展方面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它的推廣應用有助于實現(xiàn)食品的柔性制造、智能制造,加快食品工業(yè)數字化轉型。(記者 胡靜 李延 陳鑫郁 范明明)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