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購房不是不可開禁,但有前提。其一,時機是否具備?其二,必要性在哪里?其三,有何依據?三者無一出現(xiàn),便要大膽提議將這超毅力與決心之設計不加珍惜地撤換,且不說已有成果不免要付之東流,即令日后的調控,也沒有了強有力的工具可用。
筆者這樣說并非杞人之憂。面對異地奔突的資本對于市場的沖擊,限制辦法不亞于是在救一場烈火?,F(xiàn)在的情況看起來真是萬幸。雖不能講炒資盡悉遭到撲滅,但譬如一個人向前一步即要跌落不測深淵,你緊急地將之勒逼回來,喚醒其意念,已是一個治病先救人的好開端。要知道這是救了整個市場。那些視限制為多余的人,到底是沒有想明白,市場即便不加調控,完全放開讓許多炒資去拼,爬高跌重,一旦達到極限,物極必反必得一落千丈,且定會以最快速度于最短時間內以最慘烈的方式自動破碎。怎么能眼睜睜看著這樣一個市場說跳就從一百層樓頂跳下來?
此種關頭若復開禁異地購房,我們有無辦法、能力去界定和判別一道洶涌撲來的資金何為首次購買,何為多次交易?何為自住的剛性需求,何又為投機作炒者?對于這方面的監(jiān)視,全賴信息記錄的充分與完備,才能做到高效實時的掌握。要知道,中國六七百座城市,當前住房信息系統(tǒng)全不聯(lián)網銜接,有些城市甚至沒有此類信息建設。即便是最快的處理,要到今年6月底之前才能實現(xiàn)40個大城市樓市信息的聯(lián)網覆蓋。要想達到完全信息互通,以監(jiān)視購買資金大范圍多地點成規(guī)模高頻次的游動,是立時不可就的事情。就算真趨于健全了,也還要放到實際環(huán)境中加以反復檢驗。
說放是很容易的,重要的是,放開之后,對咆哮奔流的資金如何分流,有無能力一一將之從容分流與消化?若是放開后的局面,依然只是一個不同性質資金流量高度疊加的商品房市場,結構依然單一,供給依然薄弱,且無論供給也好、需求也罷,又都朝著原路抄返,抱著趁機撈取一把就走的老一套心態(tài)和思維,那該如何是好?
就限購來說,干預需求,而增加和改變供給,這條思路沒有什么不妥。尤其能做到干預不必要的那部分非良性需求,同時增加有效必要且又切合實際的供給量及供給路徑,這樣的限制性調控,可以說是產生了效益的調控。只是對此種做法,歷來存在不小曲解,總覺得這是下策。因為這恐怕是許多人對資本有一種盲目的迷信。其實,資金只是工具,不是市場的全部。市場之所以為市場,乃是各種關系的總和,不見得資金越多就越好,交易越多就越好。有時候,資金多了,交易多了,可能會成為不理性的誘因,泡沫的誘因。從這個角度看,限制性措施只是損害了炒資的利益,干擾了唯資本的盲目與迷失,而從來就不是阻礙市場的絆腳石。
資金入市,應該有度,即規(guī)模與數(shù)量要適度,節(jié)奏要適度,而且在進入的時間與空間上都必須適宜,因為市場不是一個無形過巨的蓄水池。嚴格來講,當前所謂限購,非禁購禁錮,其意不在于使資金與交易絕跡。多數(shù)城市,對異地購房持包容開放姿態(tài),不過只是附設了一定條件,談不上苛刻。至于限貸,則更無欲消滅交易之說,只要你愿意出一個相對高的成本,照舊可以舉債買房。適度抑制戶籍外資本以換取戶籍內資金的恢復與壯大,輔以各類刺激手段促成其收效,從中可見到這一年多時間市場中不同性質的兩種資金隨之調換了座次,重分了主謂,乃有了真正的消費者入主。相應地,整個樓市的發(fā)展歷來都過偏于外傾型性格,這種限制便要來一個除舊布新,反其道引入內傾型性格,化依賴外向需求支持的發(fā)展為內需拉動型的發(fā)展,更為重視了各區(qū)域市場立足于本土的內生性。其目的,無不是要重規(guī)市場經緯,使供需關系更加互洽合拍。
就此說來,限制做法還有其建設性的一面,取法壓抑與拉抬并重策略,市場不因這樣的靈活柔和變革而轉為蕭條破敗,兼又收到治本之效,已屬兩全。促進促退,孰得孰失,不難分辨。
當然還要進一步看透市場與民生的密切關系。理順市場,就是搞好了民生,兩者之間息息相通,互為結果。異地限購即是這一概念之衍生品。經濟發(fā)展要注重速度,更要注重質量,兩者有一個不行,便將得不償失,拖累甚大。故有調結構、促轉型、改方式之舉。樓市豈能自外于此?民生若不解決到位,樓價漲到天上去,見物不見人,那也是空洞的增長,終必幻滅。當知原來慣有的增長觀點及其體現(xiàn)方式,顯然已不可持續(xù)下去。如今稍稍放緩步子,把剛性需求升上去,堅固的基礎打下來,質量提高了,經濟發(fā)展的萬丈高樓平地拔起乃有支撐。
依筆者之見,提升樓市的質量,就在于做保障與抓市場兩條,應保盡保,能保盡保。在市場其高燒不止暈頭轉向無法自我維持時,發(fā)揮政府配置資源的替代功能,盡力使其發(fā)展過程與結果均可落于實處,結出實果。異地限購正是為此在做開路做先鋒,而市場關系的深刻變化也才剛開幕,更好的結果可期。
來源: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