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女德班”之后,“女德課”又來了。近日,有網友曝出一組圖片,稱在北方民族大學的傳統(tǒng)文化課上,上了三節(jié)“女德課”。從網傳課件中能夠看到,PPT上有“婦德”“婦行”“婦容”“男尊女卑”“成也女子,敗也女子”“治國平天下之大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等內容,隨即引發(fā)爭議。對此,北方民族大學回應稱,已成立調查組進行核查。學校將根據調查情況,依規(guī)嚴肅進行處理。
課堂上的教學PPT可見,婦女的四種行為標準為,“貞靜清閑,行己有恥,是為婦德;不瞎說霸道,擇辭而言,適時而止,是為婦言;穿戴齊整,身不垢辱,是為婦容;專心紡織、不茍言笑,烹調美食,款待嘉賓,是為婦工”,以及“成也女子,敗也女子”等觀點令人咋舌,但也有人質疑,憑借幾張PPT,能代表授課老師的全部觀點嗎?
記者了解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系北方民族大學開設的通識教育課程,全校學生均可選修,由管理學院任某晴老師授課。2018年11月,北方民族大學基礎教育學院的公眾號中這樣介紹這門課:本周任老師的課程內容為女德教育,女德教育中如孝順長輩、尊重丈夫、善教子女、勤儉持家、溫柔謙和等優(yōu)良品德對于當年提高女職工道德素質、扮演好家庭角色和家庭建設方面具有重要啟發(fā)意義和借鑒價值。
老師本人并沒有就此接受采訪,很難確定此舉是學術研討還是推崇女德。若是學術探討,應該寬容學術自由,兼容并包。記者翻查知網發(fā)現(xiàn),發(fā)表在《商業(yè)文化》的《我愛傳統(tǒng)文化——愛心的培養(yǎng)》一文中,任某晴提及不少類似觀點。比如,“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認為女子應該‘三從四德’,四書五經旨在教導國人經世致用,于‘女子’言論頗有不敬,讓我這個女子有些不自在,但也無妨于我對之的情感?!薄霸谝粋€家庭,母親學習傳統(tǒng)文化,揚棄傳統(tǒng)文化精神,相夫教子,何其明智,絕非性別歧視的犧牲品!于國于家福祉無窮!”“學習傳統(tǒng)文化男性國民一定要重視擇妻,妻子的良莠關乎子孫后代的否泰?!蓖瑫r,她也表示,自己有意在大三開設公選課:女性修身學,和女大學生探討對婚姻的認識和家庭責任意識,旨在弘揚傳統(tǒng)文化,讓構建和諧家庭之意識深入人心。
女德言論近年來不斷引發(fā)爭議,觸動公眾敏感神經。2017年,江西九江學院舉辦的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公益講座上,主講人丁璇以“做新時代的窈窕淑女”為題,宣傳“女人衣著暴露,招病招災、易破財、易失身”、“女孩最好的嫁妝就是貞操”。引起爭議后,九江學院刪除講座信息,并稱“部分網民發(fā)布的丁璇老師講座內容有斷章取義,部分PPT圖片并非在我校使用等情況”。
女德舊指婦女應具備的品德,但當下宣揚“女德”,往往無關道德,有違平等。女性一直被規(guī)定被約束,但對男性卻沒有這方面的道德約束,因此,隨著男女平權的現(xiàn)代文明逐漸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中帶著封建文化烙印的女德教育在女學教育中一直飽受爭議。近現(xiàn)代受到婦女解放運動的影響,隨著古時女性被奴役歧視與貶低的歷史被唾棄,女德更被視為傳統(tǒng)文化的糟粕。對于女子之“德”的認定,是從“女子位卑”、女性處于從屬地位而言的,這一前提下的女德,縱使延展開來,加以現(xiàn)代化的闡釋,用來規(guī)約、引導當代女性,也難免會不合時宜。
對已經形成一定思想的大學生進行女德授課,引發(fā)自由爭鳴也屬正常,但若把尚未形成辨別能力的孩子送進所謂“女德班”,則是遺禍無窮。自2017年起,“撫順市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多次開辦包括“女德班”在內的“國學”課程,也多次因無證辦學和授課內容不當而被監(jiān)管部門處罰。去年的一則采訪中,孫楠的妻子潘蔚說,三年前,她和孫楠從北京搬到了三線城市徐州租住,就為了孩子能在“華夏學宮”讀書。初高中學費一年十萬多,但是沒有學歷,畢業(yè)后也不能參加統(tǒng)一高考。這個“華夏學宮”后來被查出來并沒有辦學資質。孩子長大了,還有女德班的高階版在等著她。比如花10萬塊教你切香蕉的“貴族禮儀班”。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家長想讓孩子有文化,接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但千萬別迷失了方向。女德言論和女德班打著國學的幌子不斷出現(xiàn),跟當下男女平等還有發(fā)展空間有關,女性的權利和價值,有待進一步被發(fā)現(xiàn)和尊重。以古代標準要求當下女性,以所謂規(guī)范扼殺個性和女性自我,要警惕其背后隱藏著變相不平等。
轉自:揚子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