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有關負責人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央行將于2017年一季度評估時開始正式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范圍,以合理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表外業(yè)務風險的管理。具體為:表外理財資產扣除現金和存款等之后納入廣義信貸范圍,納入后廣義信貸指標仍主要以余額同比增速考核。
該負責人指出,前期人民銀行就表外理財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廣義信貸指標開展了模擬測算,金融機構和相關工作人員對此已有了逐步熟悉、調整和適應的過程,相關工作進展總體順利,目前看實施條件已經具備。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底若金融機構表外理財業(yè)務沖時點,會大幅拉高明年一季度乃至二、三季度廣義信貸余額和同比增速,直接對明年前三季度MPA評估結果造成負面影響。如果有銀行因為MPA而沖時點,可能是由于對上述同比考核的機制理解還不夠準確。避免沖時點行為,保持廣義信貸平穩(wěn)適度增長,才符合宏觀審慎評估的要求。
該負責人表示,MPA實施近一年來成效較好,廣義信貸增長較為平穩(wěn)有序,資本約束資產擴張理念進一步貫徹體現,金融機構經營總體穩(wěn)健。同時,人民銀行也一直在根據形勢發(fā)展變化和實施情況對MPA進行完善。當前未納入MPA的表外理財業(yè)務增長較快,部分銀行的業(yè)務還潛藏著一些風險。一是表外理財底層資產的投向主要包括類信貸、債券等資產,與表內廣義信貸無太大差異,同樣發(fā)揮著信用擴張作用,如果增長過快會積累宏觀風險,不利于“去杠桿”要求的體現與落實。二是目前表外理財雖名為“表外”,但資金來源一定程度上存在剛性兌付,出現風險時銀行往往不得不表內化解決,未真正實現風險隔離。因此,為了更加全面準確地衡量風險,引導金融機構更為審慎經營,需要加強對表外理財業(yè)務的宏觀審慎評估。
為有效實現宏觀審慎政策目標,今年年初,人民銀行將差別準備金動態(tài)調整機制“升級”為MPA,將對狹義貸款的關注拓展為對廣義信貸的關注,有效緩解了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在表內通過挪騰資產等手段規(guī)避調控要求的情況,引導金融機構加強自我約束和自律管理。央行行長助理張曉慧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廣義信貸是MPA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與貸款相對而言的,意指更大范圍的信貸。將關注點延伸至廣義信貸,以更全面有效地反映銀行體系的信用投放和貨幣派生情況,防范系統(tǒng)性風險。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也曾表示,當前部分銀行的表外理財業(yè)務增長較快,為了更好地分析銀行業(yè)務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和防范相關風險,需要加強對表外理財業(yè)務的宏觀審慎評估。
一家大型股份制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時報記者,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范圍會對銀行理財業(yè)務造成一定的壓力,對大型銀行的影響可能并不明顯,但對理財業(yè)務激進擴張的城商行等會產生較大的壓力。
來源:證券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