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債會否出現失控


作者:周小苑    時間:2013-04-22





  “4萬億時代”過后,地方債務風險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繼上周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下調中國長期本幣信用評級之后,另一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也下調了對中國政府債券的評級,由此引發(fā)了國際市場對中國地方債務風險擴大的擔憂,甚至有人認為中國地方債已經失控。那么,中國地方債規(guī)模究竟有多大,是否已經到了危險境地了呢?對此,專家表示,盡管地方債規(guī)模在不斷增大,但是仍在可控范圍之內,中央政府有決心也有能力,通過適當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化解地方債問題。

  整體不存在系統(tǒng)性風險

  先來看一組數據。根據國家審計署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共計10.72萬億元。而國家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在今年兩會上則稱,考慮到部分地方債存在一定浮動性,估計目前各級政府總債務規(guī)模在15萬億至18萬億元之間。財政部原部長項懷誠近日甚至表示,地方政府負債估計超過20萬億元。

  盡管地方債規(guī)模近年來不斷增長,但在項懷誠看來,中國政府的債務目前并不是非常危險。這是因為,第一,債務率本身不是特別高;第二,中國政府的債務基本上是內債;第三,中國政府債務“總體上看還沒有看到特別壞的、效率特別差的案例”。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認為,雖然地方債風險確實存在,但是并不存在導致經濟硬著陸這樣的系統(tǒng)性風險。

  局部地區(qū)風險確已顯現

  “地方債的風險在于它的融資狀況很糟糕?!睂O立堅表示,一方面地方政府向銀行大量借錢,給銀行造成了大量不良資產;另一方面,如果地方政府出現違約的話,銀行并不能夠像對待民營企業(yè)或者產權明晰的企業(yè)那樣,扣留地方政府的固定資產來沖銷這個風險。因為地方政府抵押的資產大多數都是國有資產,而把國有資產交給銀行來沖銷不良資產是不可能的事情。

  隨著地方債規(guī)模日益擴大,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大阻礙。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認為,經濟增長已經和地方債問題密切相關,今年一季度GDP增速相比去年第四季度出現下降,就和債務負擔相關,因此把地方債風險的處理放在一個重要位置上非常必要。

  事實上,地方債問題已經引起了管理層的高度重視,國務院17日召開會議,將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債務、信貸等方面存在的風險,作為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財政部正在部署關于政府債務規(guī)模的調查,將地方債分為顯性、隱性、直接以及或有債務,分門別類,先制止住地方政府債務擴張的趨勢,再通過研究制定一些制度,給人家開一條正道,堵住那些歪門。

  加快轉型贏得償還空間

  “中國能不能擺脫地方債的問題,有兩個關鍵?!睂O立堅表示,一個是我們存量的地方債的問題需要用新的辦法來解決,用新的收益增長的市場環(huán)境來抵消。要認識到舉新賬還舊賬問題的嚴重性,爭取今天這種做法給自己贏得的時間,把市場機制理順,把當地經濟搞活,通過經濟效益的改善,贏得一個未來能夠償還債務的空間。注重創(chuàng)新驅動、轉型發(fā)展,配合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要根據當地的特色來尋找創(chuàng)新驅動的源泉。另一個是未來的城鎮(zhèn)化建設,再也不能沿用以前向銀行借錢的做法了,地方政府要堅決杜絕向銀行拿錢,而是要大力發(fā)展債券市場,通過債券市場對地方政府的融資形成市場約束機制。如果一個項目只想借錢卻不注重收益的話,那么它的債券價格將非常低,低到最后發(fā)現即使把它全都發(fā)債也拿不到錢。只有走市場化道路,才能避免銀行不良資產的增加。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認為,地方債問題關鍵在于我國地方政府籌資體制的不足,所以在思路上強調走向陽光融資,具體化到“十二字”方針,即“治存量、開前門、關后門、修圍墻”。也就是說,在治理、消化已有地方債務的同時,應該運用陽光融資和透明、可預期、受公眾監(jiān)督、講究規(guī)范、有利于控制風險的地方債,去置換、替代不規(guī)范、風險不容易控制、不健康的地方融資平臺等形式的隱性負債。今后從舉債的形式看,公開和顯性化的“陽光融資”,是防范公共風險的制度建設與治本之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周小苑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