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1年,紐約市場油價再次逼近每桶90美元,金價也一度刷新歷史最高紀錄。這些表現或許正預示著一個新的大潮的來臨:2011年,更慘烈的全球資源爭奪戰(zhàn)難以避免,中國企業(yè)海外拓展可能面臨歐美政府和企業(yè)巨頭的強有力的阻擊。
美國高盛公司最近的一份報告就認為,在過去幾年,正是由于歐美國家因國際金融危機無暇他顧,導致中國在海外資源項目連連得手;但隨著歐美經濟的復蘇,他們勢必將加強與中國的爭奪,中國的資源供應將遭到積壓。
歐美無暇他顧,又可分為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從內因來看,美國和歐洲經濟復蘇乏力,對石油、鐵礦等資源項目需求不振,更多關注于消化已有的庫存;從外因來看,相比于西方企業(yè)資金緊張,中國大企業(yè)資金充裕,背后更有國家財力的支持,這也是中國海外資源性投資能攻城略地的一重要原因。
但2011年將很可能是全球資源爭奪戰(zhàn)的一個新的分水嶺——爭奪戰(zhàn)將由前幾年的“溫和”轉為“慘烈”。圍繞著一些重要的戰(zhàn)略資源,各方可能互不相讓,甚至調動各種資源展開激烈的對攻戰(zhàn)。
必須提起注意的是,盡管中國外匯儲備雄厚,中國企業(yè)進取心強,但西方企業(yè)有更多的并購經驗,更在一些主要市場都占有先機乃至處于壟斷地位。其卷土重來,威力驚人。高盛集團大宗商品研究部門負責人杰夫瑞·卡瑞日前就斷言,展望2011年,“故事的主角將不再是中國,而是美國和歐洲”,基于西方的擠壓,中國在全球資源市場的份額將出現萎縮。
萎縮的同時,則是資源價格的暴漲。一些中國經濟極度缺乏且國際市場供應相對緊張的大宗商品價格,比如石油、銅、棉花、大豆、鉑等,價格將會出現上漲。以石油為例,按照高盛的報告,原油價格在未來六個月內升至每桶100美元,在未來一年內,油價很可能還會突破每桶110美元。目前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石油進口國,油價的高企無疑將使中國的能源安全面臨新的考驗。
還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這些大宗商品價格將加劇中國的“輸入性通脹”,使政府控制通脹的努力復雜化;通脹進而又會影響到中國的民生,削弱中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考慮到中國事實上已進入加息周期,而歐美仍普遍奉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這種剪刀差將使得中國處于更不利的競爭地位。
在過去的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是許多人關注的新聞,一些西方媒體更進而預測中國何時能夠超越美國稱世界老大。在這種被贊美的情緒中,我們更需要的是一種冷靜。比如,一些西方經濟學家就認為,預測中國經濟超越美國,都有一個前提,就是中國的資源的來源是暢通的,或者世界的資源是無窮的,但隨著一些資源的減少、價格的暴漲,中國是否真能渡過這個難關呢?
2010年在資源領域還有一件與中國相關的大事,那就是中國開始整頓稀土開采和出口,后者就引起歐美日的強烈反彈,外界稱之為“稀土戰(zhàn)”。但從中國的角度看,這其實都是太晚的決定。稀土是戰(zhàn)略資源,中國以世界30%的稀土資源,卻提供了90%多的世界需求,而且,中國當前儲量只夠中國15-20年的需求。這還是中國整頓自家的資源,如果換作中國開拓稀缺的海外戰(zhàn)略資源,可想而知會引起多大的爭議!
“稀土戰(zhàn)”是一面鏡子,折射出資源爭奪戰(zhàn)的復雜性。中國海外資源性投資的“黃金期”或許已經結束,面對即將到來的更加激烈的爭奪戰(zhàn),中國能否殺出一條血路,能否保障中國穩(wěn)定的資源供給,關系著中國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也考驗著中國的外交智慧和企業(yè)“走出去”的功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