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個發(fā)電能源和電力負荷分布不均衡的國家。全國大部分可發(fā)電能源都分布在四川、西藏、云南,山西、陜西、內蒙古等西部各省,而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電力負荷卻都集中在京廣鐵路以東地區(qū)。西部能源基地與東部負荷中心距離在500公里至2000公里左右。
目前的超高壓輸電技術已經無法滿足未來電力增長的需要,近年來頻繁出現(xiàn)電荒,原因之一就是電力輸送的不科學。如何使西部產生的豐富電能有效的輸送到東部電力負荷地區(qū),這就要依賴特高壓輸電技術。特高壓電網,是指1000千伏交流和正負800千伏直流輸電網絡,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輸送電力和節(jié)約土地資源等特點。特高壓交流線路在輸送相同功率的情況下,可將最遠送電距離延長3倍,而損耗只有500千伏線路的25%至40%。輸送同樣的功率,采用1000千伏線路輸電與采用500千伏的線路相比,可節(jié)省60%的土地資源。
特高壓技術在電力輸送方面優(yōu)勢明顯,但為什么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卻不積極采用特高壓技術,而唯獨中國在大力發(fā)展呢?這是因為中國具備了發(fā)展特高壓的兩個必要條件,一是要有足夠的距離鋪設特高壓網絡,二就是巨大的電力需求量。日本國土面積太小,沒有足夠的土地資源鋪設特高壓網絡;俄羅斯則是對電力需求量并沒有達到需要特高壓輸電的程度;而美國都具備以上兩個條件,但州與州之間環(huán)保標準不一致,如果把電廠建在一個州,而把電力送到另外一個州,那么所帶來的環(huán)保問題應由哪個州負擔?按什么標準負擔就很難算清楚,也很難協(xié)調。所以制約了特高壓的發(fā)展。
目前,國內對特高壓電網還存在一個很大的爭議,特高壓電網至今不能進入大規(guī)模的商業(yè)運行。美國、俄羅斯、日本、意大利有少量1000千伏交流線路,但多降壓運行。我們應當深入研究這些國家降壓使用的背后原因。國外當初建特高壓線路以及隨后降壓使用,肯定有它一定的原因。應當做深入細致的分析,到底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的原因,還是環(huán)?;蚱渌霞s上的因素。綜合種種考慮,應該說,與目前擁有特高壓的國家相比,中國更有建設特高壓的可能和潛力,令人慶幸的是目前我國已經步入特高壓強國的行列。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