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零部件企業(yè)應在做精上下足功夫


時間:2012-02-02





  雖然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近年來發(fā)展迅猛,已成為工程機械制造大國,但為其配套的基礎零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卻長期未得到改觀,特別是液壓馬達、泵、閥等流體傳動件,70%以上依靠進口。為打破國外壟斷,振興民族工業(yè),不少企業(yè)紛紛涉足這一領域,但產品都難以得到大型主機廠的青睞。癥結出在哪里呢?是人才?是設計?是工藝?是材料?是設備?這些都是數年來業(yè)內人士不斷探討的話題。



  小小毛刺帶來故障與損失



  筆者最近有幸到一家生產工程機械流體傳動件的廠家蹲點調研了10天時間,心中疑問才逐一解開。這家公司投資1.8億元人民幣,廠房是新的;加工中心,數控機床,熱處理設備一應俱全;理化、檢測儀器都有;員工70%以上具有大專學歷;總體來看,應該是不錯的。我看了泵的圖紙和實物46個;閥的圖紙和實物18個??吹剿麄儗此坪唵纹鋵嵓夹g含量很高的零件不夠重視,一些零件在加工中心上一次裝夾、車、銑、鏜、鉆孔、攻絲一次性完成,由于程序太多,員工一流動,麻煩就來了,不得不重編工藝。他們還忽視了一個問題,攻絲前不倒角!由于工序多,刀具多,刀庫里存不下倒角的刀具了,裝配時螺釘一擰緊,孔口螺紋起端容易崩裂。一個安裝座幾十個螺釘孔,要造成多少鐵屑?搖擺座和搖擺架有許多銳角的毛刺沒有去掉,毛刺掉進滾道里很容易卡死。筆者看到了一個三包退回來的產品,滾道拉傷的痕跡很深。據公司的人講,國外的產品也有拉傷,但能動,我們的拉傷就不能動了。他們也認為,整個產品在試驗臺上測試,很多數據已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有些數據已超過了國外同類產品,就是經久耐用上有些差異。

  由于泵是由泵和閥組成的集成結構,由泵提供動力,由閥控制流量達到變量的目的,所以結構相當緊湊,零件相當復雜,特別是小于6mm的交叉孔零件很多。這些交叉孔最容易產生毛刺,靠手工無法去除。鑄件在切削前進行了拋丸處理,切削加工后,原來一個顆粒變成了半個顆粒,略一振動,便會掉下來。切削加工后,有的零件部分形狀形成了銳角,有的形成了清角,有的形成了陰角。凸出部分的銳角和清角可以用銼刀修去毛刺,但形成了二次毛刺,由一個棱角變成了二個或多個棱角,而陰角的毛刺是手工無法去除的,只能閉著眼睛裝配。電機一轉,流體傳動件經過高壓運動后,這些毛刺很容易掉到內腔里,造成故障或失效。



  光整設備投資不可或缺



  據筆者了解,國外投資高壓超高壓流體傳動件設備,鑄件處理設備要占總投資的35%,去毛刺,光整、超精設備要占投資的30%,試驗臺、理化分析、計量儀器占10%,金屬切削設備占25%。國內公司在投資流體傳動件設備時,只投入切削設備,而不投入最為關鍵的材料處理設備,去毛刺、光整設備。有的公司領導人也知道這些設備的重要性,但因價格昂貴望而卻步。也有的公司認為目前產量小,拖拖再說吧。如果我們跳過了這些設備和專業(yè)的投入,功夫沒做到家,要想提高產品水平是不可能的。一個合格的機械零件,應該是技術和藝術的完美統一。經過去毛刺,光整的零部件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才能延長它的使用壽命。

  對毛刺技術重要性的真正認識,始于美國的Bendix公司的Larruxk.Gill-epie先生。他在1974年的美國制造工程師學會(SME)成立毛刺技術分會會議上發(fā)言時,首先使用了這個技術術語,一直沿用至今。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探索這項技術時,往往與棱邊(Edge)、表面光整技術(SurfaceFinishingTechnology)合在一起來進行交流,所以這個分會后來正式改名為毛刺、棱邊和光整技術分會(BurrEdge&SurfaceFinishingTechnique,BEST)。國際標準化組織于1975年舉辦了第一屆關于去毛刺飛邊的國際學術會議。尤其是1977年成立的國際BEST組織,對這一戰(zhàn)略性技術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和應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后來,國際生產工程協會(CIRP)也在其學術年會上,相繼發(fā)表了有關去毛刺及表面光整加工方面的論文。進入20世紀90年代,這項技術在機械工業(yè)中占據的重要地位,已得到各國的普遍重視。我國太原理工大學于20世紀80年代開展去毛刺,光整技術研究,成立了以楊世春教授為首的太原理工大學光整技術研究所。經過25年的辛勤耕耘,楊教授和他的團隊為我國軍工、航空航天的產品解決了不少難題,開發(fā)了許多適應市場需求的光整加工新設備,并列入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

  由于我國這項技術起步較晚,不少企業(yè)不了解,因此在這方面與國外還存在較大差距。目前,我國生產工程機械流體傳動件的廠家規(guī)模都不算大,要買齊去毛刺的設備有一定困難。為此,筆者提兩個建議:一是可由某個企業(yè)集團或液壓件產業(yè)集中區(qū),建一個鑄件處理中心,去毛刺光整加工中心。企業(yè)投資一部分,政府補貼一部分,建一個對外營業(yè)、資源共享的平臺;二是不買價格昂貴的熱能去毛刺機和水射流去毛刺機,而用“龍卷風”即兩相螺旋流的方法來去除交叉孔的毛刺。雖然麻煩一點,不同的零件要做不同的旋鍋頭,但成本較低。再買一臺振動式拋光機,去除零件外形輪廓的毛刺。精度高的零件用磁粉磨粒光整工具超精加工,初步估計總投資200萬元左右,就能起到四兩拔千斤的作用。筆者還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新建項目審批,一定要有鑄件處理設備和去毛刺、光整設備。已投產的公司要請鑄件處理專家和去毛刺、光整技術專家進行咨詢和指導,增設這兩個專業(yè)和相應的設備。

  綜上所述,我國工程機械流體傳動件的核心技術在哪里?筆者認為就兩字“做精”?!白鼍辈庞谐雎?,要“做精”鑄件處理和去毛刺、光整這兩個專業(yè)和相應的工藝裝備是必須的。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要“做精”,還要創(chuàng)新。“天下之事,因循則無一事可為,奮然為之,亦未必難。”這是一句至理名言,能做到則無往而不勝。但愿我們有些公司領導人不要總空喊口號,應從技術層面剖析,在“做精”上下足功夫。

來源: 中國數控信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yè)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