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報記者12月7日從中國無機鹽工業(yè)協(xié)會獲悉,該協(xié)會已向國務院稅則委員會、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等部門遞交申請報告,提出把出口氧化鎂的98%純度門檻改為90%等建議,以促進國內因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而大量增產的化學合成法氧化鎂出口。
目前,海關對氧化鎂產品的出口管理,單純以產品純度98%為限,把氧化鎂分為“化學純氧化鎂”和“其他氧化鎂”兩個類別,“其他氧化鎂”產品出口需要配額。此分類體系雖然簡單、可操作性強,但嚴重制約了高附加值化學合成法氧化鎂的出口。
記者采訪青海鹽湖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謝康民了解到,2012年以來,國內企業(yè)紛紛在西部地區(qū)投資建設以鹽湖制鉀副產廢鹵氯化鉀為原料,采用化學合成法生產氧化鎂和氫氧化鎂的項目,既生產了氧化鎂產品,也為國內短缺的鉀肥生產消除了“鎂害”。目前,國內在建和已投產的鹵水原料化學合成法氧化鎂產能已超過50萬噸/年,而國內市場容量不到10萬噸/年,企業(yè)開工率不到30%。因此,打開化學合成法氧化鎂的出口市場迫在眉睫,但出口稅則卻嚴重限制了出口。
據了解,目前商檢和海關對不需要出口配額的“化學純氧化鎂”作鑒別時,單純地要求產品中氧化鎂含量在98%以上。但化學合成法氧化鎂作為一種精細化學品,國外用戶對質量要求是多種多樣的,大多為氧化鎂含量90%~95%,同時需要含有一定量的氫氧化鎂和碳酸鎂。其中,有害雜質鐵、鈣、氯和鹽酸不溶物的含量要求盡可能低,總含量不超過2%。西部鹵水法生產工藝能完全滿足這些要求。也就是說,如果對出口產品中氧化鎂含量定在98%以上,就不能滿足客戶對其他含量的要求,不符合化學合成法氧化鎂生產和市場應用實際情況。單純對氧化鎂含量進行98%的限定,限制了絕大部分化學合成法氧化鎂的出口。
為此,中國無機鹽工業(yè)協(xié)會在申請報告中提出兩項建議,一是在不更改稅號的前提下,將現有的“2519.9091化學純氧化鎂”更名為“2519.9091化學合成法氧化鎂”。二是更新“2519.9091化學合成法氧化鎂”的鑒別方法,要求同時滿足3個條件:限定生產方法,只能是以可溶性鎂鹽、鹵水及其他含鎂溶液為原料得到氫氧化鎂或碳酸鎂,然后經煅燒獲得的氧化鎂,或者是以白云石等為原料得到堿式碳酸鎂,再經煅燒獲得的氧化鎂;氧化鎂最低含量改為大于90%;限定雜質最高含量,除氫氧化鎂和堿式碳酸鎂外其他雜質總含量不超過2%。
來源: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